20xx年辽宁省大连市高考数学一模试卷理科word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 11.已知向量 , , ( m> 0, n> 0),若 m+n∈ [1, 2],则 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考点】 简单线性规划;简单线性规划的应用;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 【分析】 根据题意,由向量的坐标运算公式可得 =( 3m+n, m﹣ 3n),再由向量模的计算公式可得 = ,可以令 t= ,将 m+n∈[1, 2]的关系在直角坐标系表示出来,分析可得 t= 表示区域中任意一点与原点( 0, 0)的距离,进而可得 t 的取值范围,又由 = t,分析可得答案. 【解答】 解:根据题意,向量 , , =( 3m+n, m﹣ 3n), 则 = = , 令 t= ,则 = t, 而 m+n∈ [1, 2],即 1≤ m+n≤ 2,在直角坐标系表示如图, t= 表示区域中任意一点与原点( 0, 0)的距离, 分析可得: ≤ t≤ 2, 又由 = t, 故 ≤ ≤ 2 ; 故选: D. 12.已知定义在 R 上的函数 f( x) =ex+mx2﹣ m( m> 0),当 x1+x2=1 时,不等式f( x1) +f( 0) > f( x2) +f( 1)恒成立,则实数 x1的取值范围是( ) A.(﹣ ∞ , 0) B. C. D.( 1, +∞ ) 【考点】 导数在最大值、最小值问题中的应用. 【分析】 通过变形 可知问题转化为不等式 f( x1)﹣ f( 1﹣ x1) > f( 1)﹣ f( 1﹣1)恒成立,设 g( x) =f( x)﹣ f( 1﹣ x)并求导可知 g( x)在 R 上单调递增,利用单调性即得结论. 【解答】 解: ∵ 不等式 f( x1) +f( 0) > f( x2) +f( 1)恒成立, ∴ 不等式 f( x1)﹣ f( x2) > f( 1)﹣ f( 0)恒成立, 又 ∵ x1+x2=1, ∴ 不等式 f( x1)﹣ f( 1﹣ x1) > f( 1)﹣ f( 1﹣ 1)恒成立, 设 g( x) =f( x)﹣ f( 1﹣ x), ∵ f( x) =ex+mx2﹣ m( m> 0), ∴ g( x) =ex﹣ e1﹣ x+m( 2x﹣ 1) , 则 g′( x) =ex+e1﹣ x+2m> 0, ∴ g( x)在 R 上单调递增, ∴ 不等式 g( x1) > g( 1)恒成立, ∴ x1> 1, 故选: D. 二、填空题(每题 5 分,满分 20 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 13.现将 5 张连号的电影票分给甲乙等 5 个人,每人一张,且甲乙分得的电影票 连号,则共有 48 种不同的分法(用数字作答). 【考点】 排列、组合的实际应用. 【分析】 甲乙分得的电影票连号,有 4 2=8 种情况,其余 3 人,有 =6 种情况,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 解:甲乙分得的电影票连号,有 4 2=8 种情况,其余 3 人,有 =6种情况, ∴ 共有 8 6=48 种不同的分法. 故答案为 48. 14.函数 f( x) =ex•sinx在点( 0, f( 0))处的切线方程是 y=x . 【考点】 利用导数研究曲线上某点切线方程. 【分析】 先求出 f′( x),欲求出切线方程,只须求出其斜率即可,故先利用导数求出在 x=0 处的导函数值,再结合导数的几何意义即可求出切线的斜率.从而问题解决. 【解答】 解: ∵ f( x) =ex•sinx, f′( x) =ex( sinx+cosx), f′( 0) =1, f( 0) =0, ∴ 函数 f( x)的图象在点 A( 0, 0)处的切线方程为 y﹣ 0=1 ( x﹣ 0), 即 y=x. 故答案为: y=x. 15.我国古代数学专著《孙子算法》中有 “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 ”如果此物数量在 100 至 200 之间,那么这个数 128 . 【考点】 数列的应用. 【分析】 根据 “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 ”找到三个数:第一个数能同时被 3 和 5 整除;第二个数能同时被 3 和 7 整除;第三个数能同时被 5和 7 整除,将这三个数分别乘以被 3 除的余数再相加即可求出答案. 【解答】 解:我们首先需要先求出三个数: 第一个数 能同时被 3 和 5 整除,但除以 7 余 1,即 15; 第二个数能同时被 3 和 7 整除,但除以 5 余 1,即 21; 第三个数能同时被 5 和 7 整除,但除以 3 余 1,即 70; 然后将这三个数分别乘以被 3 除的余数再相加,即: 15 2+21 3+702=233. 最后,再减去 7 最小公倍数的整数倍,可得: 233﹣ 105 2=23.或 105k+23( k 为正整数). 由于物数量在 100 至 200 之间,故当 k=1 时, 105+23=128 故答案为: 128 16.过双曲线 的焦点 F 且与一条渐近线垂直的直线与两条渐近线相交于 A, B 两点,若 ,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考点】 双曲线的简单性质. 【分析】 求出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设出过右焦点且与第一三象限的渐近线垂直的直线方程,与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联立把 A, B 表示出来,再由 ,求出 a, b, c 的关系,然后求双曲线的离心率. 【解答】 解:双曲线 的渐近线方程为 y=177。 x, 设焦点 F( c, 0),与 y= x 垂直的直线为 y=﹣ ( x﹣ c), 由 可得 A( , ); 由 可得 B( ,﹣ ), 再由 ,可得 0﹣(﹣ ) =2( ﹣ 0), 化为 a2=3b2=3( c2﹣ a2), 即为 3c2=4a2, 则 e= = . 故答案为: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5小题,共 70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 17.已知点 , Q( cosx, sinx), O 为坐标原点,函数 . ( 1)求函数 f( x)的最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