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介壳虫的防治内容摘要:

2、有二:一是没有抓住防治适期;二是没有选对防治用药。 根据多年经验,介壳虫的防治应抓住两个关键时期:第一次是惊蛰后至芽萌动时;第二次在套袋后 5 月下旬至 6 月份(当地麦收前后)的卵孵化期和若虫期。 这两个时期介壳虫的介壳和蜡质层均未形成,虫体对药剂极为敏感,此时进行药剂防治,效果最佳。 但多数果农未抓住这两个关键时期,而是在 7 月至 9 月介壳虫的蜡壳形成后用药,效果甚微。 市售农药中,号称杀介壳虫的品种不少,但多以氧化乐果、水胺硫磷、1605 等老牌有机磷农药复配而成,由于已使用多年,抗性突出,且没有好的渗透剂,药剂不能穿透介壳和蜡层,实践证明效果很差。 而速扑杀具有世界独一无二的专业渗透剂,它有很强的胃毒、触杀和渗透作用,对多种刺吸式口器害虫、咀嚼式口器害虫以及对螨类均有很好的杀灭作用。 由于该药含有世界最先进的渗透剂,所以渗透力极强,可穿透介壳和蜡层,对介壳虫尤其是盾蚧类防效卓越,且能穿透叶片杀死叶背的虫子,持效期达 30 天以上,是目前最理想的杀蚧剂。 介壳虫的防治可在芽刚萌动时全树喷施 1000 倍速扑杀,可保全年蚧类不会大发生,同时兼治全园 90%以上害虫,萌芽期未及时用药而致蚧类大发生的,应在全园套袋后立即喷施一次 1000 倍速扑杀,可有效控制介壳虫的危害。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