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卫浴公司作业标准制度文件汇编(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取相同型号的铝材。 6. 对铝材的表面和平整度进行检查,达到规定进入铝材机械加工过程。 7. 对型材进行长度切割,边材的冲孔和型材的铣槽加工。 8. 对加工完毕的铝材成品进行成品检验,合格后进入装配组。 底盆吸塑成型加工的作业指导书 1. 打开底湓专机的真空泵和空气压缩机,检查其压力 是否达到工作要求。 2. 安装压制底盆的模具,对模具进行调试达到工作要求。 3. 用灯光对公司购买的压克力板进行表面再次检查。 4. 通过灯光检查后的压克力板进入烘箱进行升温加热。 5. 把加热到规定温度的压克力板,放入模具进行吸塑成型。 6. 脱模取出成品底盘,进行四边有无破裂检查。 7. 对成品的底盘进行加固。 8. 对加固完毕后的底盆四边进行切割和打磨。 9. 对成品进行检验。 10. 对检验完毕的合格品进行打包入库。 人造石基(挡水条)的作业指导书 1. 检查模具的完好。 2. 对检查完毕的模具进行表面清理。 3. 对凹模内壁进行喷涂胶衣。 4. 对喷涂完毕的凹模进行晾 干。 5. 对制挡水条的填充物按一定比例进行完全搅拌。 6. 把完全搅拌好的填充物放入凹模槽中,放上凸模进行压制。 7. 脱模取出成形的人造石挡水条。 8. 对挡水条进行半成品检查。 9. 对检查完毕的半成品进行四边的切割和打磨刨光处理。 10. 对成品进行验收。 11. 对验收合格挡水条打包入库。 编 制 xx 批 准 xx 日 期 日 期 三.设备 (一) 设备管理制度 编号 :SKM301 一 .目的 本制度规定了设备综合管理、设备使用与维修保养 、设备零部件管理、设备技术档案资料的管理,确保设备处于良好技术状态。 二 .适用范围 公司生产线上的设备管理。 三 .设备的管理 ,是公司生产能力的重要物资技术基础; ; 、安装、调试、使用、维修、改造、更新和报废的全过程实行综合管理; ,操作工人要做到 “三好 ”(管好、用好、修好), “四会 ”(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简单故障); 、做 到 “帐、卡、物 ”一致,了解设备的历史和现在状况。 四 .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制度 (一 )设备的使用 各类 设备,生技科编制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 ; “应知应会 ”培训合格后,方可上机操作; ,操作工人发现设备出现故障或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机,报生技科部长检查处理,在未验收好之前,不准开机操作; ,对该设备的安全和运行质量负责,任何人未经责任人许可,不得擅自使用设备。 (二 )设备的维护 保养 : ; ; 、电缆是否完好; ; : ; ; ,报告车间主任,再决定是否更换。 : 每年进行一次,可利用生产间隙进行,由维修工为主,操作工为辅,内容如下: ,如箱、盖、防护罩等,进行拆卸清洗,擦净设备内外; 、调整各部位间隙,紧固松紧部位,更换个别损件; 路,增添油量; 、调整线路及装置 通过年保养,必须达到:内外清洁、呈现本色、油标明亮、操作灵活、运转正常。 ,生技科应组织车间、维修工、操作规程工对设备完好情况进行一次鉴定。 对达不到要求的设备应重新进行修理,直到符合要求。 五 .设备零部件 车间主任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公司发展的需要,提出配置申请,填报采购申请单,经董事长 /总经理批准后,由经营科负责采购。 对采购的零部件,经质检科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 车间领用零部件时, 由车间主任填写《领料单》到仓库领取,仓库保管员根据《领料单》核发。 六 .设备技术档案资料管理制度 ,由专人负责妥善保管; :使用说明书、历次修理情况。 编 制 xx 批 准 xx 日 期 日 期 (二) 完好设备规定 编号 :SKM302。 、各零件 应 无堵塞、无杂质。 、各开关正常。 、导线、元件完整、线路无老化、破损。 ,无异常。 (如电磁阀、管路等)无异常情况。 编 制 xx 批 准 xx 日 期 日 期 (三) 模具管理制度 编号 :SKM303 为了确保模具的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本公司的模具。 生技科负责产品图纸的设计或提供实样,联系符合要求的模具加工企业。 生技科(车间)安排模具试验。 质检科负责对试模后的 产品进行检验 ,判定合格或不合格。 管理者代表负责模具合格或不合格的审批。 (或实样)加工 生技科对需加工的模具产品进行设计,绘制产品图纸(或由顾客提供实样),经校对审批后发放给模具生产企业进行加工。 模具验收分模具本身验收和对模具加工后的产品验收,验收依据模具加工协议和产品图纸或实样。 模具本身验收的主要内容有:材料应正确,模具应完整,无损伤等。 模具本身验收合格后,质检科和生技科协商安排试模,质检科对试模后的产品按图纸或实样,对尺寸、外观、标识 等进行检验,并在《模具验收单》上记录,作出检验结论。 对验收不合格的模具由生技科通知生产者重新加工,重新加工后的模具应按照 、 要求重新检验,确保合格。 每批产品开始生产时 ,应按《过程检验规程》的要求做好首件检验,首件检验合格后才能进行批量生产。 模具安装时,紧固螺丝应均匀对称锁紧。 停产卸模时,机修工或模具工检查模具是否正常,卸模后在型胶、口模,芯棒等易生锈部位上防锈油。 当模具由于某种原因需修理时,由专职维修人员进行维修,维修后 的模具使用时,要进行首件检验,合格的方可生产。 模具维修后填写 “模具维修记录 ”。 模具维修或有关结构需修理时,生技科应下达模具修改通知单,在办理出厂时,车间主任必须签字,并进行登记。 模具维修后,从厂外返回本厂车间时,生技科应按照 的要求检验。 、放置和登记 为利于模具的查找,在其醒目外进行标识。 模具应按分类,整齐、平整地堆放在框架上,严禁叠堆,也不准搁置其它物品。 生技科对全厂的模具进行登记,建立 “模具台帐 ”,各车间也应建立本车间的“模具台帐 ”。 编 制 xx 批 准 xx 日 期 日 期 (四) 设备操作规程 编号 :SKM304 1 目的 对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设备进行管理,保证设备安全、正常运行。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对生产设备的管理。 3 引用文件和资料 质量体系程序文件:《设施和工作环境控制程序》( SKM/)。 4 要点 操作者应熟悉本人所操作和管理的设备结构、性能及机械电气的基本知识。 班前穿戴好防护用品,女工 戴好工作帽。 开车前应检查机床各运动部位,主轴箱、齿轮箱、润滑油是否在油位标线以上,严禁机床在少油或失油状态下使用。 操作者应熟悉被加工工件的工艺要求,严禁超速、超负荷运转。 加强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认真执行设备的三级保养制度。 保持设备清洁。 对设备作到三好,即管好、用好、维护好。 对关键特殊过程操作工进行先培训再上岗,发放设备 操作证 ,严格遵守持证上岗的规定。 认真做好设备的交接班记录和运行记录,按时上报生产科。 5 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空气压缩机 1.操作检查油压表,油孔 ,油管,气压表,安全阀及电器设备。 2.检查排气管接头有无漏气,漏油。 3.保持设备机体清洁,无污油。 4.班中随时了解设备运行情况,下班前关掉电源,方可下班。 台式沙轮机 1. 砂轮机要有专人负责,经培训后上岗,经常检查,以保证正常运转。 2. 使用前应检查砂轮是否完好(不应有裂痕、裂纹或伤残),砂轮轴安装是否牢固、可靠。 砂轮机与防护罩之间无杂物,是否符合安全要求,确认无问题时,再开动砂轮机。 3. 操作者必须戴上防护眼镜。 4. 砂轮机严禁磨削铝、铜、锡、铅及非金属。 5.砂轮机开动后,要空转二至三分钟, 待砂轮机运转正常时,才能使用。 6.使用砂轮机时,人不得直对砂轮机运转方向。 7.磨刀件或刀具时,不要用力过猛,不准撞击砂轮。 8.在同一块砂轮上,禁止两人同时使用,更不准在砂轮的侧面磨削,磨削是操作者应站在砂轮机的侧面,不要站在砂轮机的正面,以防止砂轮崩裂发生事故。 9.砂轮不准沾水,要经常保持干燥,以防湿水后失去平衡,发生事故。 10.砂轮磨薄、磨小、使用磨损严重时,不准使用,应及时更换,保证安全。 11.砂轮机用完后,应立即关闭电门,不要让砂轮机空转。 铝型材切割机 1.切割机要有专人负责,经培 训后上岗,经常检查,以保证正常运转。 2.打开电源开关。 3.操作员在开机前事先要戴好眼罩和耳罩。 4.进行开机测试,观察切割刀运转方向是否正确。 5.进行定位尺寸测试,若所切割工件的尺寸合乎标准,方可进行生产。 6.操作员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手执工件的位置要远离切割刀约 15CM,避免切割刀伤及手指。 7.操作员在操作过程中要对切割刀进行刷油,以保证工件的质量。 8.未切割的工件与切割完的工件要分开摆放,切割完的工件要放在待检区。 9.操作员在生产过程中若发现切割机出现问题,要及时通知机修进行修理。 10. 操作员在操作完工后要先关机,然后对切割机进行清洁。 冲床 1.冲床工必须经过学习,掌握设备的结构、性能、熟悉操作规程并取得操作许可方可独立操作。 2.正确使用设备上安全保护和控制装置,不得任意拆动。 3.按本工种规定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 4.检查机床传动、连接、润滑等部位及防护保险装置是否正常,装摸具螺钉必须牢固,不得移动。 5.冲床在工作前应作空转 23 分钟,检查手(脚)闸控制装置的灵活性,确认正常后方可使用,不得带病运转。 6.开车前要注意润滑,取下床面上的一切浮放物品。 7.冲床取动时。某卫浴公司作业标准制度文件汇编(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