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园生草栽培的误区内容摘要:

2、因此,应因地制宜选用草种:灌区可选用耐阴湿的白三叶为主。 旱地可选用比较抗旱的百脉根和扁茎黄芪为主。 二、没有实行规格播种。 多数果农将果园地面全部种成了草。 这样,树盘上种的草和树根发生了争水、争肥和争呼吸的矛盾,不利于果树正常生长。 一般要求幼园,只能在树行间种草,其草带应距离树盘外缘 40 厘米左右,作为施肥营养带。 而成龄果园,可在行间和株间都种草,但在树盘下也不要种草。 三、不重视苗期管理。 好多果农种了草后,就放任自流了。 有的断条缺苗很严重,有的苗挤苗已形成了高脚苗,有的杂草丛生旺长,已压住了种下的草苗等。 一般种草后,遇到天雨,就应及时松土解夹。 逐行查苗补苗,达到全苗。 对于稠苗应及时间苗定苗,可适 3、当多留苗。 并应结合中耕,彻底清除杂草,以利种下的草茁壮生长。 四、不加强水肥管理。 一些果农有一个错觉,认为“种草可以保水增肥”,因此,就放松了水肥管理。 对种下的草一不施肥,二不灌水。 一般来说,除了播种前,应施足底肥外,在苗期,每亩应施提苗肥,尿素 45 公斤。 每年还应亩施尿素 1520 公斤。 施肥方法可结合灌水施,也可趁天雨撒施或叶面喷施。 天旱缺墒时,就要及时灌水。 五、种下的草长期不刈割。 有些果农在果园种的草,长的很高也不刈割。 一般来说,多数生草,播种后的头一年,因苗弱根系小,不宜刈割。 可从第二年开始,每年可刈割 35 次。 当草长到 40 厘米左右时,就可刈割。 为了肥田就不要把生草当作饲草。 把刈割下的草可覆盖在树盘上,以利保墒。 多年生草,一般 5 年后已老化,就可进行秋翻压,使其休闲 12 年后,再重新播种生草。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