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黄瓜栽培三个误区内容摘要:

2、前的大幅度降温天气,主要是由于地温过低而引起的根系受害,从而导致了黄瓜植株水分、养分比例失调。 当棚室黄瓜处于低温高湿的环境中时,往往表现出多种生长异常的表现,如叶片边缘黄化甚至整片叶变黄;叶片大而稀少;点花后不能正常坐瓜,小瓜纽黄化;植株花打顶;植株根系受害而不能正常吸收水分和各种养分;土壤温度低影响了根系正常吸收。 对此,笔者建议当地菜农朋友本着以提高地温、改善土壤状况、护根养根为主,可冲施海力土壤调理剂,每亩地 48 升;并结合叶面喷施丰收一号、云大 120等来调节植株生理活动,增强植株综合抗性为目的,从根本上杜绝这些不良现象的发生。 为了防止来年再发生类似情况,笔者提醒菜农朋友们还要走出以下 3、几点误区:误区一、过分地相信嫁接后黄瓜的耐低温能力,忽视了进一步改进温室保温性能的重要性。 采用南瓜嫁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黄瓜植株的耐低温能力,但不能忽视了南瓜的耐低温能力也是有限的。 因此,当前生产上很多生长异常的植株都可能与低温冷害有关,因而建议菜农考虑进一步提高温室的采光和保温性能。 误区二、定植时同时覆盖地膜或定植前就覆盖地膜。 用南瓜嫁接虽然利用了南瓜根可以深扎的作用,但管理不当也不能使其很好地发挥作用。 黄瓜嫁接苗在定植前覆盖地膜,或定植后随即覆盖地膜的,由于受到覆盖地膜的作用,根系一般不能深扎,大量的根系存在于地表,严冬到来时受低温伤害。 因此,建议菜农朋友在黄瓜定植后,浇灌定植水划锄两边后,待瓜苗进入正常生长期再覆盖地膜,这样有利于黄瓜根系的下扎,增强深冬季节的抗寒能力。 误区三、过度控水控湿防病。 这很可能导致植株早衰,使黄瓜增产受限。 黄瓜是喜湿作物,在空气相对湿度达到 8595%时,长秧和结瓜才能正常。 但是,在实际生产中有的菜农,深冬季节控水长达 3040 天(正常应该是 1015天浇 1 水);天气转暖以后应该揭开地膜,进行划锄以增加土壤透气性。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