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棚蘑菇的高效栽培方法内容摘要:

2、两侧各用两根竹木桩固牢;6 米宽棚,用两根 的竹片接成 的竹片,按 6 米宽搭成棚架,中间用两排竹木桩支撑;人字棚,用两根长 2 米的竹片木桩搭成人字形,并在两边用竹片连接。 棚架搭好后,上覆黑色塑料薄膜,薄膜上覆盖相应长度的草帘,棚两端的膜可以启闭,两侧薄膜与地面交接处用上压埋。 每一条棚长度以 15 米为宜。 棚与棚间距 50米,中间挖排水沟,沟宽30 厘米、深 40 厘米。 1 亩地可搭 4 米宽棚 14 条或 6 米宽棚 10 条,有效栽培面积 3200 平方尺,可用率达 55%菇培养料发酵每亩中棚地栽蘑菇培养料适宜配方:稻草 4250 公斤、菜饼150 公斤、尿素 30 公斤、碳铵 15 公 3、斤、复合肥 150 公斤、石膏粉 100 公斤、石灰 100 公斤,碳氮比 30:1 稻草 4000 公斤、干猪粪 1500 公斤、菜饼 100 公斤、尿素 30 公斤、过磷酸钙 50 公斤、石膏粉 100 公斤、石灰 100 公斤。 培养料简易二次发酵法:先将原料在 8 月初预湿,并在建堆前发酵,按 5、4、3 间隔天数翻堆 3 次,然后转入后发酵期。 用竹木棍搭起离地 30 厘米高的简易床架,床宽 ,长度视料量而定。 将料翻堆移入床上,在料中埋入直径为 10米的竹棒,棒间距 10米,孔间交叉排列,料堆至 高,料堆好后将竹棒抽出。 在料堆外搭简易拱形支架,顶部距料 30米,四周距料堆 15 厘米,用白色薄膜将拱形支架封闭,地面底部留通气孔,拱棚顶上薄膜相互交联,可以启闭。 利用太阳能和生物能集聚,使料堆温度升至 65,保持 5时;然后降至 50保持 5 天左右后结束。 发酵料以 为 水量 58%宜。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