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皮大蒜的高产栽培技术内容摘要:
2、机肥的施用,n、p、k 配比为:尿素 40斤,普通过磷酸钙 30斤,硫酸钾 15斤。 厩肥和普钙作底肥一次施用,尿素和硫酸钾分退母期(4叶)和彭大期(9次施,退母期施肥料用量占 60%,彭大期占 40%。 四、病虫草害防治。 大蒜的主要病害有叶枯病、紫斑病、锈病、白腐病、菌核病等。 防治应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 化学防治关键在发病初期(5叶期以后),重点在发病高峰期。 化学防治剂选用 10%世高粉剂 1500 倍,或 25%施保克乳油 1000 倍,或 25%菌威乳油 1000 倍液。 7防治一次,连续防治 3,防效达 90%以上。 主要虫害有斑潜蝇和葱须鳞蛾、蓟马、蚜虫等。 可在大蒜 3期喷施 极灭乳 3、油 10升/亩,或 福丁乳油,或菊酯类农药防治,可有效控制该虫对大蒜的危害。 草害可在播种后 20,蒜苗 3期,禾草类草 2期进行一次性茎叶处理,每亩用 40%蒜草净 110 毫升或20%的绿麦隆 300 克/亩兑水喷雾。 一次性除草效果均达 90%以上,对大蒜生产安全有效。 五、适时采收:蒜苔的采收:在蒜苔花序的苞叶伸出叶鞘 13可采收蒜苔,采收时选晴天下午或阴天露水干后进行。 收蒜头:大蒜一般要求“九黄十收”,过于早收,蒜头嫩,水分重,晾晒后蒜皮起皱,过于迟收,蒜皮变色容易开裂,商品性差,产品质量降低。 独蒜与分蒜应分批采收。 掌握在蒜苔采收后 20,叶片发黄时即可采收,采收时去其泥、削根须、剪把,避免机械损伤。 大蒜忌连作,应提倡分片轮作,2全面轮作一次。 一般非蒜类作物皆可与大蒜轮作,如小麦等。 专利查询。紫皮大蒜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关推荐
2、子猪生长据试验证明,在日粮中添加 12的柠檬酸,子猪日增重提高 9饲料转化率提高1115,且添加柠檬酸优于添加其他有机酸。 调节胃的排空速度,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在子猪日粮中添加 1的柠檬酸后,胃和肠道中的 降低,酸性食糜进入小肠后通过对小肠壁的化学刺激,使之分泌肠抑胃素,减慢胃排空速度和食物在肠道内的移动速度,延长了食物在胃内的停留时间,使食物与唾液、胃液等消化液充分混合
2、做畦,畦宽 110 厘米,双行定植,株行距 4550 厘米5560 厘米。 露地于 3 月中下旬定植,保护地于 2 月至 3 月上旬定植。 保护地种植,定植前 23 周盖膜暖地。 田间管理:定植后及时浇水,后隔 57 天浇第二次水,缓苗后随浇水追肥,每公顷追施150 千克尿素,然后松土、除草、保墒、蹲苗,蹲苗期间可进行多次中耕、保墒,以提高地温。 在莲座期浇水时,每公顷追施氮、磷、钾复合肥
2、5%百菌清烟剂熏杀病菌,每次每亩大棚用药 200250 克,也可叶面喷洒 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 1500 倍液。 三、要为害西葫芦的花、幼果、叶、茎或较大的果实,花和幼果的蒂部初为水浸状,逐渐软化,表面密生灰绿色霉,致果实萎缩、腐烂,有时长出黑色菌核。 1)生长前期及发病后,要适当控制浇水,适时晚放风。 苗期、果实膨大前一周及时摘除病叶、病花、病果及黄叶,保持棚室干净,通风透光。
2、形,中心柱较粗,单球重 23 千克,每公顷产量 6000090000 千克。 红亩:为中熟品种,从定植到收获 80 天,适宜春、秋露地及保护地种植。 生长势强,开展度 6070 厘米,外叶暗紫红色,叶球紧实,近球形,紫红色,单球重 千克,每公顷产量约 52500 千克。 中生露比波:为中熟品种,从定植到收获 80 天,适于春露地及秋冬季保护地种植。 耐寒,在低温下结球良好;耐贮藏,不易裂球
2、味好,结果多,较耐湿,抗病性较强。 丰产性:经多年试验表明,紫云平均亩产量为 斤左右,比对照品种苏椒 5 号平均增产 增值 2000 元。 抗病性:紫云抗炭疽病,耐病毒病、疮痂病和疫病,对这 4 种病的抗性均强于苏椒 5 号。 早熟性:紫云早熟,与苏椒 5 号熟性相当,始花节位第 11 节,定植至始收商品紫椒约 30 天,至采收红椒约 63 天。 品种特征特性:紫云株高 74 厘米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