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内容摘要:

2、水保肥力,提高了养分利用率,保持了土壤疏松,防止了浇水过多发生的地面板结,有效地改善了土壤环境条件。 大蒜进行地膜覆盖后还减轻了病虫害的发生。 地膜阻挡了种蝇向蒜根周围产卵,减少了根蛆为害。 地膜覆盖也抑制了杂草的发生和危害。 促进了大蒜的生长发育。 由于环境条件的改善,大蒜地膜覆盖条件下,植株生长健壮,根系发达,叶面积大。 叶面积指数可提高 0025。 早熟和高产。 由于地膜覆盖的温度效应,所以大蒜地膜覆盖栽培后,抽薹期可提前 610 天,成熟期提前 58 天。 早熟为早腾地创造了条件,可有效地调节下茬作物的栽培期。 利用地膜覆盖,大蒜可增产蒜薹 5535,增产蒜头448。 (2)栽培技术整地、施肥。 精细整地,可 3、提高地膜覆盖的效能。 地膜覆盖后,大蒜吸肥增多,故应增施有机肥,减少以后追肥的用工麻烦。 进行地膜覆盖一般用小高畦。 畦宽因地膜宽度而定。 盖膜。 一般先播种,后盖膜。 膜耍盖严、压紧。 做到膜紧贴地;无空隙,膜无皱纹,有洞及时用土堵上。 播种。 由于地膜覆盖后生长期延长,所以秋播大蒜可适当晚播 57 天。 密度应适当稀一些,每亩 3500038000 株为宜。 播种方法同秋播。 苗期管理。 播种覆膜后,立即浇水,促进蒜瓣扎根。 近出苗时,再浇 1 次水,以利幼苗出土,顶破地膜,继续生长。 有顶不出膜来的幼芽,可帮其行人工破膜。 人工破膜的口越小越好。 在幼苗生长阶段灌 1 次促苗水,入冬时,浇 1 次越冬水。 在生育期内应经常巡视,发现幼苗压在膜下时,要立即扶出膜外,防止苗在膜下生长。 中后期管理。 在花芽、鳞芽分化期,仍然要保护好地膜。 发挥其保温作用,直至抽薹前期方可去掉地膜。 其它管理同秋播大蒜栽培。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