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萝卜的菌核病内容摘要:

2、子囊排列在子囊盘表面。 子囊棍棒状,内含 8个子囊孢子。 子囊孢子椭圆形,单胞,无色。 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菌核及子囊孢子在贮藏窖内、土壤中或种子上越冬。 田间可由子囊孢子侵染引起发病,子囊孢子借气流传播。 由伤口或生活力弱的部位侵入,病、健株接触也是重要传播途径,特别是在贮藏期窖内病害主要靠病、健肉质根接触,由菌丝扩展而传播。 病菌较喜低温、高湿条件。 菌核萌发,子囊盘形成适温 15,子囊孢子侵入,菌丝生长适温 20,相对湿度高于 80%的条件下或阴雨连绵发病重。 贮藏期窖内湿度过高,窖顶滴水均易发病。 防治措施(1)精选种子,剔除种间混杂的菌核。 如种子带菌,可用种子 50%扑海因拌种。 (2)高垄或高畦栽培。 雨前及时清沟,做到雨后能及时排除田间积水。 (3)施足腐熟粪肥,适时、适量追肥。 切勿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 (4)重病地与粮食作物进行 3年以上轮作,最好水、旱轮作。 (5)药剂防治。 可喷布 60%防霉宝超微可湿性粉剂 800倍液,或 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 1500倍液,或 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 2000倍液,或 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 1000倍液,或 68%倍得利可湿性粉剂 800倍液。 贮藏期发病可用 15%速克灵烟剂每 100立方米 50克熏烟。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