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菌核病的发生及防治内容摘要:
2、絮状菌丝,最后导致叶片腐烂。 二、防治方法1、土壤消毒:播种或定植前除净落叶、杂草和根茬,用甲基托布津 500 倍液或双效灵 200 倍液进行消毒,杀灭土壤中病菌。 2、苗期防治:一旦发现病苗应立即摘除病叶、病瓜,对蔓部发病的植株要及时拔除,带到棚室外深埋或焚烧。 铲除棚室内的杂草,消灭中间寄主。 同时施用腐熟的有机肥,并加强苗期管理,喷洒速克灵 1000 倍液或甲基托布津 500 倍液进行防治。 3、收获期防治:及时消除收获后的病变残体,进行深翻整地,并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 植株病害严重时,用速克灵 1000 倍液处理或用甲基托布津 500 倍液喷洒。 4、改进栽培措施:只有逐步改进落后的棚室黄瓜栽培措施,采取科学合理的栽培管理才能控制病原,切断病害传播途径,破坏病害发育的适宜环境,从而阻止或减轻病害的发生与发展。 要根据黄瓜不同生长发育时期,进行温度管理,加强黄瓜湿度的控制,以达到调控棚室黄瓜的环境条件。 根据病害发生规律和作物对温度与湿度的要求,在上午、下午、前半夜与后半夜同时进行不同程度的温度、湿度管理,使温度、湿度交替控制病害的发生。 使养分集中供给黄瓜果实,以达到高产稳产的效果。 同时要尽量解决好为了提高地温、减少湿度而造成的缺水问题;因底肥不足、浇水量小、追肥困难而造成的缺肥问题;为了减少湿度,控制病害而放风造成的温度下降问题。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优质、高产、高效、无公害的目的。 专利查询。黄瓜菌核病的发生及防治
相关推荐
2、栽培环境及不同季节选择不同品种。 早春日光温室选择耐低温、弱光的品种如津优 2 号;秋季栽培可选择苗期耐高温、后期耐低温的品种如津优 1 号。 (2)改善光照条件。 采用透光率高的无滴防老化薄膜,尽量延长光照时间,并注意清洁棚面以利透光,晚上用日光灯等光源进行人工补光。 遇阴天要尽量早揭草毡,以增加棚内透光。 (3)调节好棚内温湿度。 黄瓜发育适宜温度为 2530,高于 38或低于
_____is the hat? —It’s 30yuan. A. How many B. How much C. What size ( )7. The coat is 500yuan. It’s too ____. A. cheap B. big C. expensive ( )8. —Where is the squirrel? —It’s _____the bag. A. in B.
2、取的措施:一是亩施硫酸亚铁 5 公斤;二是叶面喷施多元素液体肥(含铁叶面肥),可使瓜皮由黄变绿。 三、缺瓜症秧蔓从上至下叶片黑绿厚大,直径达 20 厘米,茎粗,且瓜数很少,隔节一瓜或几节一瓜,产量大减。 此症状是由于施氮素化肥过多,磷钾肥不足造成的。 应采取的措施:一是在 20 天内不施或少施硝铵、碳铵、尿素等氮素化肥;二是立即重施磷肥或磷酸二铵等复合肥,首次亩施 20 公斤,隔
a factory.。 There are three bears her. ,她会唱歌和跳舞。 My doll has long and long , she can and . 七、观察图片并联系上下文, 在横线上写出正确的单词,完成对话,每空一词,(共 8 个空格;每空 1 分,满分 8 分 ) A: Lily, let’s make a fruit salad. B: OK, but
) ( 2) 20201050。 个 ( ) ( )+( ) =( ) ( ) ( ) ― ( ) =( ) 4. 从 18 中选三个数,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 □ □ =□ □ □ =□ □ 247。 □ =□ □ 247。 □ =□ 5.写出不同的除法算式。 24247。 □ =□ 24247。 □ =□ 24247。 □ =□ 24247。 □ =□ 6. 在 ○ 里 填“ ”“
2、果实引致果腐;而枯萎病不侵染果实,内部维管束变褐。 黄瓜枯萎病由尖镰孢菌黄瓜专化型侵染所致,该专化型仅侵染黄瓜和甜瓜,自然条件下不侵染西瓜、瓠瓜、南瓜、丝瓜。 病菌以厚垣孢子或菌丝体在土壤、肥料中越冬。 条件适宜时形成初侵染,在病部产生分生孢子通过浇水、雨水和土壤传播,从根茎部伤口侵入,并进行再侵染。 通常地下部当年很少再侵染。 发病适宜土温为 20低于 15或高于 35病害受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