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菜的锈病防治内容摘要:

2、上生黑色长椭圆形或短线状疮斑(冬孢子堆),埋生于表皮下,非常紧密,一般表皮不破裂,内生黑色冬孢子。 黄花菜锈病危害严重时整株叶片枯死,花薹短瘦或根本不能抽薹,花蕾易凋萎脱落。 2 因由真菌萱草柄锈菌侵染所致。 本菌为转主寄生菌,除在黄花菜上产生夏孢子和冬孢子,在另一寄主败酱草的叶片上产生性孢子和锈孢子。 播方式病菌以冬孢子随同病残体留在地上越冬,第 2 年环境条件适宜时,萌发产生担子及担孢子,担孢子成熟后借气流传播,危害败酱草,在叶片上产生性孢子及锈孢子。 锈孢子成熟后,借气流飘移到黄花菜上,侵染而发病,并形成夏孢子。 病株上的夏孢子在条件适宜时,可反复侵染黄花菜,引起病害流行。 秋季出现冬孢子,进入越冬阶 3、段。 病条件温暖湿润有利于发病;肥水不均,光照不足,密度过大,徒长纤弱等也易发病。 3 择抗病品种像荆州花、片子花、猛子花等品种较抗病。 除越冬菌源生长季节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尤其在黄花菜采收结束,彻底清除病株残叶,并铲掉败酱草等杂草,喷洒 美度石硫合剂,进行全面消毒。 时分株,更新老龄株丛深挖覆土 30去掉部分老根,促进秋苗分株。 苗龄过大的应及时更新,保持生产中以壮龄苗为主。 理施肥结合挖覆土施足基肥;重施催薹肥,促使花薹粗壮;增施磷钾肥,特别是磷肥。 剂防治栽培田出现零星病株,应及时摘除病叶或割去病株,然后进行喷药保护,常用药剂有 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8001000 倍液、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 2000 倍液等。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