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20xx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内容摘要:
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探测器在外力消失之前是运动的,那么在外力消失之后,由于它不受任何力的作用,所以它的运动状态就不会发生改变,只能沿直线永远的匀速运动下去. 故选 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即对力和运动关系的理解.要理解力不 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11.吊在室内天花板的电风扇重 G,静止时固定杆对它的拉力为 F1,当风扇叶片水平转动起来后,杆对它的拉力为 F2,则( ) A. F1=G、 F2=F1 B. F2=G、 F2< F1 C. F1=G、 F2> F1 D. F1=G、 F2< F1 【考点】 力作用的相互性;平衡状态的判断;力的合成与应用. 【分析】 电风扇静止,静止就是一种平衡状态,平衡状态时受到的就是一对平衡力,从而判断出 G和 F1的关系; 电风扇转动时,风扇叶片就会对空气施加一个向下的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 是相互的,所以风扇叶受到了一个空气施加的反作用力,此时风扇叶片虽然转动,但位置没有变化,此时风扇叶片依然受到的是平衡力,根据平衡力的知识分析. 【解答】 解:电风扇静止时受到的重力和固定杆对它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即 F1=G; 电风扇转动时,风扇叶对空气施加了一个向下的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空气对风扇叶施加了一个向上的反作用力;此时风扇叶受到了三个力的作用,重力 G、固定杆对扇叶的拉力 F空气对扇叶施加的力 F′ ,风扇在这三个力的作用下在竖直方向上静止,所以G=F2+F′ , F2< G. 故选 D. 【点评】 此题考查的是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我们要知道:电扇虽然转动,但由于它没有运动或者说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此时它依然是平衡状态,受到的是平衡力.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往上扔石子,石子到达最顶端时处于平衡状态 B.当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不一致时,物体的运动状态可能不发生改变 C.地球对地表附近物体的吸引力就是该物体所受到的重力 D.静止在粗糙斜面上的物体所受到支持力、重力及静摩擦力构成非平衡力 【考点】 平衡状态的判断;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重力. 【专题】 运动和力. 【 分析】 物体受平衡力时保持平衡状态,当物体受力不平衡时,其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据此结合选项的描述做出解答. 【解答】 解: A、往上扔石子,石子到达最顶端时,只受重力作用,所以受力不平衡,不处于平衡状态,故 A错误; B、运动的物体受平衡力时,其中一个力和方向肯定与物体运动方向不一致时,此时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故 B正确; C、地球对地表附近物体的吸引力其大小等于该物体所受到的重力,但不能说吸引力就是重力,故 C错误; D、静止在粗糙斜面上的物体所受到支持力、重力及静摩擦力,物 体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受到的是平衡力,故 D错误. 故选 B. 【点评】 理解平衡状态的概念,知道如何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同时把握重力的概念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二、非选择题(共 16小题,满分 76分) 13.我国 “ 神舟 ”7 号飞船在太空中运行期间, 3名航天员处于失重状态. ① 航天员的质量 不变 (选填 “ 变大 ” 、 “ 变小 ” 或 “ 不变 ” ),此时航天员 仍具有 惯性.(选填 “ 没有 ” 或 “ 仍具有 ” ) ② 飞船在太空围绕地球遨游匀速运动时 受 力的作用(选填 “ 受 ” 、或 “ 不受 ” ),判断的依据是 飞船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 . ③ 此时 在飞船中有下列工具:刻度尺、温度计、天平、弹簧测力计,不能使用的工具是 天平 . 【考点】 质量及其特性;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惯性;重力. 【专题】 其他综合题. 【分析】 ① 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的改变而改变,一切物体具有惯性; ② 飞船在太空遨游时,它的运动状态时刻在改变,故它一定受到力的作用,因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③ 如果失重,原来受重力影响的实验,都将无法完成. 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不受重力影响,用温度计测温度不受重力影响,都可以完成. 弹簧测力计测量物重,是 因为物体受到重力的原因,而使弹簧被拉长. 天平实质是等臂杠杆,根据两边受重力相等,得出两盘的质量相等 【解答】 解: ① 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当物体的位置发生改变时,物体的质量不发生变化;惯性是一切物体所固有的一种属性,物体只要有质量,就会有惯性,而任何物体都是有质量的,所以任何物体都有惯性,故飞船仍具有惯性; ② 从题意中可以知道,飞船在太空遨游时,它的运动状态在不断的改变,故它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③ 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用温度计测温度都跟物体的重力没有关系,实验照常进行不受影响. 弹簧测力计不能测量物重, 但是可以用来测拉力,所以能正常使用. 天平是等臂杠杆,依据的原理是 F1L1=F2L2, F=G,如果完全失重,则重力为零,天平就无法进行测量,. 故答案为: ① 不变;仍具有; ② 受;飞船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 ③ 天平. 【点评】 此题是一道质量、力的综合性的题目,把握好质量的属性、力与运动的关系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4.炒菜时,碘盐不宜同时加热,这是因为碘在高温下很容易 升华 ;很远就闻到菜香是因为 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 【考点】 生活中的升华现象;扩散现象.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解决此题要知 道:物质由固态变为气态叫升华.一切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解答】 解:炒菜时,固态的碘遇到高温的油时极易变成碘蒸气,这个过程是升华现象;烧菜时,菜的温度高,分子运动快,所以我们能闻到浓浓的香味. 故答案为:升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点评】 该题考查了能够利用所学的物态变化去分析生活中的实例以及分子运动的快慢和温度的关系,是一道基础题,也是初中物理学习的重要目标,要切实理解掌握. 15.当马拉着载有 800kg货物的雪橇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向东行驶时,马对雪 橇的水平拉力是 400N,雪橇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阻力是 400 N,方向是 向西 ;若雪橇上的货物卸下了 500kg,马拉雪橇仍是匀速行驶,马对雪橇的水平拉力将会 减小 (填 “ 增大 ” 、 “ 减小 ” 、 “ 不变 ” )( g=10N/kg). 【考点】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专题】 运动和力. 【分析】 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受到的力是平衡力;平衡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解答】 解: 雪马拉着雪橇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向东行驶时,雪橇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拉力和摩擦力作用,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拉力和摩擦力是平衡力,大小相等,即 f=F=400N,方向水平向西. 雪橇对地面的压力是由重力产生的,卸下货物后,重力减小,压力减小; 雪橇和地面间的摩擦力与压力有关,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卸下货物后,压力减小,所以雪橇与地面的摩擦力减小,拉力减小. 故答案为: 400;向西;减小. 【点评】 本题考查了平衡力的分析和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难度不大,理解和熟记相关知识点解答简单. 16.如图所示,拴在细线下的小球 在竖直平面内来回摆动,小球到达 A点和 B点时均处于 非平衡 状态(选填 “ 平衡 ” 或 “ 非平衡 ” ),你判断的依据是 小球受到的重力和绳子对它的拉力不在同一直线 . 【考点】 力与运动的关系. 【专题】 运动和力. 【分析】 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若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会发生改变. 【解答】 解: 当小球到达 A点时,小球处于单摆的最高点,这时虽处于静止状态,但小球受到的重力和绳子对它的拉力不在同一直线,不是平衡力,小球会在非平衡力的作用下,立即改变小球的运动状态;所以小球在 到达 A点时,小球处于非平衡状态. 故答案为:非平衡;小球受到的重力和绳子对它的拉力不在同一直线.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平衡状态的认识,知道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才是平衡状态是关键. 17.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水平拉力 F F2作用而静止,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5 N;若仅撤去 F1,则物体将 保持静止 (选填 “ 保持静止 ” 或 “ 开始运动 ”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3 N,方向 水平向右 . 【考点】 摩擦力的大小;力与运动的关系. 【专题】 运动和力;重力、弹力、摩擦力. 【 分析】 分析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力,当物体静止时,这些力互为平衡力. 【解答】 解:物体在 F1和 F2两个拉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此时物体向右受到拉力 F1,向左受到拉力 F2和静摩擦力 f,这三个力平衡. f+F2=F1,所以 f=F1﹣ F2=8N﹣ 3N=5N. 当撤去 F1时,物体受的拉力为 F2=3N< 5N,所以物体仍然保持静止. 此时摩擦力与拉力 F1二力平衡,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摩擦力等于 3N,方向水平向右. 故答案为: 5;保持静止; 3;水平向右. 【点评】 当物体静止时受力是平衡力,很多力和运动的关系的习题中应用 到这一理论. 18.如图 A所示,小明用自制的重锤线来检查宣传画是否挂正的情景,他的画 不是 (选填 “ 是 ” 或 “ 不是 ” )正的,这利用了重力的方向总是 竖直向下 的特点.如图 B所示,跳水运动员在向下压跳板,脚对跳板的压力使跳板发生 形变 ;跳板弹起过程中,跳板产生的弹力使运动员的 运动状态 发生改变. 【考点】 重力的方向;力的作用效果. 【专题】 运动和力. 【分析】 ( 1)重锤线是利用重物静止时线总是竖直下垂的原理制造的仪器,与重锤线平行的线或面都是竖直的,与重锤线垂直的线或面都是水平的. ( 2)力的作 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解答】 解: ( 1)由图可知:他的画与重锤线的竖直方向不平行,所以他的画不是正的.重锤线的方向始终是竖直方向,这是利用了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特点; ( 2)跳水运动员在向下压跳板的过程中,压跳板的力使板发生形变.跳板弹起过程中,跳板推运动员的力的作用效果是使运动员的速度发生改变,速度和方向的改变都称为运动状态的改变. 故答案为:不是;竖直向下;形变;运动状态. 【点评】 本题考查了重力的方向以及它在生活中的应用,不能只记住概念,还要学会怎么利用; 本 题同时考查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方向的改变和速度的改变都称为运动状态的改变. 19.吊车吊着 30000N的货物,当静止时钢丝绳对货物的拉力是 30000 N;当货物匀速上升时钢丝绳的拉力是 30000 N;当货物匀速下降时钢丝绳的拉力是 30000 N,方向 竖直向上 ;货物在下降时速度从 2m/s减小到 1m/s的时候,钢丝绳的拉力会 大于 30000N(选填 “ 大于 ” 、 “ 等于 ” 或 “ 小于 ” ). 【考点】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专题】 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 析】 ( 1)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受到的力是平衡力;物体在受平衡力时,一定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 2)二力平衡的条件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根据物体平衡条件,只有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时,所受到的是平衡力,再进行分析即可. 【解答】 解: 货物在竖直方向上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个是重力 G,另一个是拉力 F. ( 1)货物静止在空中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和物体本身的重力相等,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拉力等于 30000N; ( 2)货物匀速上升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和物体本身的重力相等, 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拉力等于 30000N; ( 3)货物匀速下降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和物体本身的重力相等,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拉力等于 30000N,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竖直向上; ( 4)货物减速下降时,受到合力的方向向上,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本身的重力,钢丝绳的拉力会大于 30。20xx-20xx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相关推荐
内 不 要 作 答 ( ) are you going to do tomorrow? B. Sorry, I can’t. ( ) you help me? C. No,it’s cloudy.. ( ) 4. When are you going to school? D. I’m reading a book.. ( ) are you doing? E. At seven o’clock
1. 口算 64247。 8= 56247。 7= 9247。 9= 49247。 7= 28247。 4= 6 9= 36- 9= 30247。 5= 9 2= 27247。 9= 24247。 6= 40247。 5= 72247。 9= 45247。 5= 42247。 6= 36247。 6= 28+ 8= 81247。 9= 59- 30= 35247。 5= 2. 在(
始的年龄因人而异,一般男孩比女孩早两年。 ( ) 肥胖儿童都是因为吃的太多造成的。 ( ) 摆锤质量相同,摆线长的摆动的速度快。 ( ) 电磁铁是将电能转化成机械能的装置。 ( ) 三、实验题 研究电磁铁的极性 实验名称 研究电磁铁的极性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使学生认识到电池正负极方向改变或绕线方向改变都会改变电磁铁的磁极。 实验准备 自制的电磁铁、电池、指南针 实验过程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
2、心后的枣头枝仍生长旺盛,停止生长晚。 这样往往达不到抑制营养生长、促进坐果的目的。 因此,夏剪时,除幼树主侧枝延长头外,一般结果树对枣头摘心时应少留或不留二次枝,进行重摘心,且摘心后留下的二次枝也应适时摘心,控制其延长生长。 枣吊停止生长晚 冬枣枣吊有二次生长的习性,枣吊的第二次旺长在月中下旬,易与冬枣的开花坐果产生营养竞争,一般对坐果不利,宜进行摘心。 但天津地区,冬枣盛花期在月上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