豇豆高效栽培五要点内容摘要:

2、100斤。 二、合理密植。 采用大小行种植,大行距 65米,小行距 50 厘米左右,株距 25米,每穴 2,每亩 4000 穴左右。 三、肥水管理。 豇豆在开花结荚前对肥水要求不高,如肥水过多,茎叶生长过于旺盛,导致开花结荚节位升高,花序数目减少,会形成中下部空蔓,因此生长前期宜控制肥水,抑制生长;当植株开花结荚后要增加肥水供应,促多结荚,结荚盛期开始重施追肥。 前期应控制浇水,当第 1 花序坐果,其后几节花序出现时,浇足头水,待中下部豆荚伸长,中上部花序出现后,再复二水;以后土壤稍干就应浇水,保持地面湿润。 四、合理整枝。 蔓生豇豆的主蔓长可达 2,合理整枝可协调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促其多坐果。 具体方法 3、是:除底芽:将主蔓第 1 花序以下的侧芽全部抹除。 侧枝及时早摘心。 中后期主蔓中上部长出的侧枝应及早摘心,若肥水条件充足,植株生长健旺,则对这些侧枝不要摘心过重,可酌情利用侧枝结果。 打顶尖。 主蔓长到 2时要打顶摘心,以控制其生长,促使侧枝花芽形成,以免养分消耗,同时可方便果荚采收。 五、防治病虫害。 豇豆的主要病害有叶霉病、叶斑病、镰刀菌枯萎病、锈病、炭疽病等。 防治方法应以农业防治为主,如实行轮作,选用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等。 防治药剂有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萎锈灵、50%多硫悬浮剂、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以上药剂应根据不同病害选择使用。 豇豆的主要害虫为豇豆螟,可用 90%晶体敌百虫 1000 倍液或 氰菊酯乳油 3000 倍液,从现蕾开始,每隔 7喷 1 次,连喷 2。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