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根腐病的诊断与防治内容摘要:
2、国发生较普遍,且危害严重。 一旦发病,如得不到及时治疗,有可能像谢传印的辣椒棚一样,全苗覆没。 辣椒根腐病主要受害部位是根和根茎(地表以下的茎)。 病部初呈水浸状,后变浅褐色至深褐色。 病部缢缩不明显或稍缢缩,病部腐烂处的维管束变褐,但不向上部发展,有别于枯萎病。 后期病部多呈槽朽状,仅留丛状维管束或皮层易剥离露出褐色的木质部。 最后病株多萎蔫、枯死。 根腐病害主要是由半知菌亚门、镰孢菌属的腐皮镰孢菌侵染引起的。 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体和厚垣孢子在病残体、土壤、粪肥中越冬。 病菌腐生性很强,在土壤中可存活 10 年以上,一般种子不带菌,在田间病菌主要靠病土移动,施用带菌粪肥、雨水及灌溉水流、农具等传播。 病菌由根 3、部、茎基部伤口侵入,在皮层细胞为害,然后进入维管束组织。 发病后,病部产生分生孢子,再由雨水反溅及流水传播蔓延,进行再侵染。 根腐病在 10间均可发病,最适温度 24左右,湿度在 80%以上传播迅速。 阴湿多雨,施肥不足,连作地块,地下虫害较多,而且可以加重发病几率。 防治办法:一是培育无病壮苗。 苗床播种前要充分翻晒,施足腐熟粪肥,多使用生物有机肥,每亩可用腐熟的鸡粪或牛粪 4000 公斤,生物有机肥 320斤,硫酸钾复合肥 40 公斤作基肥。 二是最好实行轮作。 重病地块与十字花科、葱蒜类蔬菜进行 3 年以上轮作,最好与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轮作。 连作地每亩施微生物菌剂 20 公斤,栽前处理土壤。 三是采取高垄栽培。 防止雨水和浇后积水,增强根部的通透性。 四是对症下药。 发病前期,在苗期每亩用土壤改良剂 200 克或复合微生物肥料1500 克,按一定的释比例稀释后灌根,每株作物灌稀释后的溶液 200 克;发病初期可以用菌克灌根,也可每亩用硫酸铜 4 公斤灌溉。 通过我们近几年大田试验,也可以用 77%的可杀得可湿性粉剂或 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防治,也会取得不错的治疗效果。 但应提前防治,并在基部和地表面进行喷淋或浇灌。 专利查询。辣椒根腐病的诊断与防治
相关推荐
2、厘米处淋根。 二、灭病威理化性质由有效成分(多菌灵 20、硫磺 20)、助剂和水等组成,外观为灰白色带浅的可流动悬浮液体,为 68。 毒性原药是多菌灵和硫磺,灭病威悬浮剂属低毒杀菌剂。 作用特点是多菌灵和硫磺混合而成的广谱杀菌剂,它对多菌灵和硫磺能防治的病害均有效,而且还有增效作用和延缓病菌对多菌灵产生抗药性。 剂型 40悬浮剂。 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可用于防治黑星病、叶瘟病、十斑病。
将等体积的 SO2和 Cl2气混和后通入含有石蕊的水中 ,溶液的颜色将 A. 褪色 B. 仍为紫色 C. 变红 D. 变蓝 第二卷(非选择题,共 51分 ) 二、填空题(共 32分) 1 (9分 )A、 B、 C、 D、 E五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 1)若 A在常温下为气态单质,则 A为 _______; B为 _______; C为 _______; D为 _______
⑨制防锈油漆 ( ) A.①②④⑤⑥⑦⑧ B.②⑤⑥⑦⑨ C.②④⑤⑥⑦⑧ D.③④⑤⑥⑦⑧ 1 下列有关厨房铝制品的使用中,你认为合理的是 ( ) 1 BL Al2(SO4)3溶液 中含有 ag Al3+,则 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 A. Ba23 mol/L B. Ba27 mol/L C. Ba18 mol/L D. Ba812 mol/L 2020年 2月 1日
2、、内疗素倍、波尔多浆、度石硫合剂、菌毒清倍,多菌灵、甲基托布津倍和康复剂,都可作为病疤刮后的保护剂。 在收获前天不使用。 防治苹果树等树种枝干腐烂病技术(发布日期:20084:10)浏览人数:22苹果树等树种枝干腐烂病能否发生、发病轻重,关键是树体营养高低、树体健康程度好坏。 凡是降低或造成树体营养恶化、树势衰弱的因素(如有机肥严重不足、严重缺水、结果过多、偏施速效氮肥、冻害以及因落叶病
(3)若出现如下情况,所配溶液浓度将偏高还是偏低:没有进行操作步骤 ④ ,会 ;加蒸馏 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 ,会 ;定容时俯视会。 (4) 若实验过程中出现如下情况应如何处理 ? 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应 ; 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 (实验步骤 ② )不慎有液滴掉在容量瓶外面, 应。 ,目的是做钠与水反应实验,并验证①钠的物理性质;②钠与水反应的产物是什么。 A B C E ② D 固体 D
2、每亩一般施用农家肥 4000 千克左右、过磷酸钙 50 千克、硫酸钾 15 千克。 施肥结束后,用土覆盖好,防止肥料挥发损失。 (二)定植辣椒定植一般每畦栽 2 行,行距 3345 厘米,株距 3045 厘米。 同时,应根据当地种植习惯,采用单株或双株种植。 不同品种种植密度有所不同,一般每亩种植 35005000 株,早、中熟品种其株型、株幅小,定植密度可适当加大,晚熟品种株型较大,株幅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