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桔疮痂病的识别与防治内容摘要:
2、幼果,病斑密布,引起早期落果。 受害较轻的幼果,多数发育不良,表面粗糙,果小、味酸、皮厚,或成为畸形果。 此病在发病初期易与柑桔溃疡病相混淆,这两种病害在叶片上的症状,主要区别是:溃疡病病斑表里穿破,呈现于叶的两面,病斑较圆,中间稍凹陷,边缘显著隆起,外圈有黄色晕环,中间呈火山口状裂开,病叶不变形。 疮痂病病斑仅呈现于叶的一面,一面凹陷,一面突起,叶片表里不穿破。 病斑外围无黄色晕环,病叶常变畸形。 二、防治措施:柑桔疮痂病主要采取以搞好清园及加强管理的基础上,重点做好药剂防治工作。 1、喷药保护由于病菌只侵染幼嫩组织,喷药目的是保护新梢及幼果不受为害,因此喷药保护要抓早、抓好。 一般要喷 2 次药,第一次在春芽萌动至长 12 毫米时,第二次是在落花三分之二时,以保护幼果。 防治效果较好的有 10 世高水分散剂、霉能灵,也可选用百菌清、退菌特、托布津、甲基托布津、尔多液等。 2、冬季清园结合春梢前的修剪,剪去病梢病叶,一并加以烧毁,以消灭越冬病菌,同时应剪去虫枝、弱枝、阴枝,使树冠通风透光良好,降低湿度,喷洒一次 波美石硫合剂。 3、接穗、苗木消毒柑桔新区的疮痂病是由苗木、接穗传入的。 因此,对来自非无病苗圃的及外来的接穗、苗木要经过严格检查,可用 50%的苯莱特 800 倍液或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8001000 倍液,浸 30 分钟,消毒效果良好。 专利查询。柑桔疮痂病的识别与防治
相关推荐
2、积水烂根,遇旱要即灌即排。 花时如遇阴雨天气,隔 23 天要摇一次,摇落粘在小果的花瓣以利小果生长和减少小果脱落。 用的保果药物有:(1)激素类,3050二 0、5030落素等;(2)营养类,砂、酸镁、复合微肥等;(3)复合类,省果树所研制的“柑桔保果素、”“营养型核苷酸”等;(4)防裂果类,红江橙、脐橙、贡柑、沙糖桔等易裂果品种,宜喷省果树所研制的柑桔防裂果素。
( ) A.次生环境因素对人体有危害 B.人口数量是影响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 C.人口科学文化素质高,就不会破坏环境 D.人口科学文化素质低,会浪费资源.破坏环境 17.环境难民产生的原因是 ( ) A.战争或地区冲 突 B.经济建设造成的移民 C.地方性传染病威胁 D.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1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批学生到欧美留学,而民工潮涌向东南沿海的大城市,两者的共 同之处是 ( )
2、前首先对树进行清枝,按树体整形要求,疏除部分大枝和过密枝组。 将应接的枝干按分枝全部剪完,削平再嫁接,不要剪一个接一个,以免行动不便或碰坏已嫁接好的接穗。 嫁接方法采用劈接和切接,根据砧枝粗细 23 芽的短接穗和 35 芽的长接穗,嫁接时改变传统的直枝嫁接,选择水平枝条作砧木,将削好的接穗插在水平枝或下垂枝上,以利于有机养分的积累,尽量避免背上枝直插。 接口用薄膜包扎,接穗顶端用蜡封口
2、肥混合拌匀开沟埋施,能够防止果肉木栓化和提高果实品质。 三、施好幼果肥?般在谢花后,幼果开始生长时,应结合锄草松土,每树开沟施氮肥 斤、磷肥 斤、钾肥 斤埋施,并培土。 此举可促使根系和新梢生长,扩大叶面积,并使幼果迅速增大。 四、增施长果肥6 月下旬至 7 月中旬,正是果实长大、花芽进入大量分化期,两者都需要消耗树体大量的养分,必须增施肥料。 株施腐熟人粪尿 50100 公斤、尿素
2、和枝叶。 一周后,再用 1克细胞激动素和 混合用酒精(或白酒)10 毫升浸湿加热溶化后,加入 2500毫升清水并摇匀成为保果剂,用毛笔沾液后,抹涂幼果 12次。 此外,对生长势旺的结果树,用锋利的嫁接刀,在分枝上错开环剥 2个半圈,深达木质部,并撅起皮层,有明显的保果作用。 及时防治病虫56 月是柑桔蚧壳虫、粉虱和蚜虫等幼虫孵化盛期,适时喷洒1820倍的松脂合剂,或 40速扑杀乳油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