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桔疮痂病的识别与防治内容摘要:

2、幼果,病斑密布,引起早期落果。 受害较轻的幼果,多数发育不良,表面粗糙,果小、味酸、皮厚,或成为畸形果。 此病在发病初期易与柑桔溃疡病相混淆,这两种病害在叶片上的症状,主要区别是:溃疡病病斑表里穿破,呈现于叶的两面,病斑较圆,中间稍凹陷,边缘显著隆起,外圈有黄色晕环,中间呈火山口状裂开,病叶不变形。 疮痂病病斑仅呈现于叶的一面,一面凹陷,一面突起,叶片表里不穿破。 病斑外围无黄色晕环,病叶常变畸形。 二、防治措施:柑桔疮痂病主要采取以搞好清园及加强管理的基础上,重点做好药剂防治工作。 1、喷药保护由于病菌只侵染幼嫩组织,喷药目的是保护新梢及幼果不受为害,因此喷药保护要抓早、抓好。 一般要喷 2 次药,第一次在春芽萌动至长 12 毫米时,第二次是在落花三分之二时,以保护幼果。 防治效果较好的有 10 世高水分散剂、霉能灵,也可选用百菌清、退菌特、托布津、甲基托布津、尔多液等。 2、冬季清园结合春梢前的修剪,剪去病梢病叶,一并加以烧毁,以消灭越冬病菌,同时应剪去虫枝、弱枝、阴枝,使树冠通风透光良好,降低湿度,喷洒一次 波美石硫合剂。 3、接穗、苗木消毒柑桔新区的疮痂病是由苗木、接穗传入的。 因此,对来自非无病苗圃的及外来的接穗、苗木要经过严格检查,可用 50%的苯莱特 800 倍液或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8001000 倍液,浸 30 分钟,消毒效果良好。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