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树常见病虫害防治内容摘要:

2、下旬落果最多。 防治要点是加强栽培管理,增施有机肥,避免偏施氮肥。 结合冬季修剪,清除园内枯枝、落叶及病果,深埋。 重病园树体发芽前喷 氯酚钠加 5硫合剂混合液,落花后再喷一次 200 倍石灰倍量式波尔多液,或 50代森铵 1000 倍液、退菌特可湿性粉剂 600 至 800 倍液、10多氧霉素可湿性粉剂 1000 至 1500 倍液,但施药一年不能超过 3 次。 上述药剂与波尔多液交替使用可提高防效、降低成本。 三、梨星毛虫是梨树的主要食叶害虫,以幼虫为害花芽、花蕾、叶片,一年可发生两次,一般 3 至 4 月和 8 至 9 月各防治一次。 越冬幼虫出蛰时是防治适期,即梨树花芽露白至花序分离期。 常用药剂有 3、:50对硫磷乳剂 1500 倍液、50辛硫磷乳剂 1000 倍液、50杀螟松乳剂 1000 倍液、50马拉硫磷乳剂 1000 倍液、50敌敌畏乳剂 1000 倍液和 20杀灭菊酯乳液 3000 倍液。 四、梨实峰(俗称花钻子,白钻虫)仅为害梨树。 成虫产卵于花萼内,幼虫最初在花萼基部内环向串食,被害处变黑以后蛀入果心,使幼果干枯脱落。 落果前幼虫爬出,转害其它幼果。 该虫一年产生一代,以老熟幼虫在土内做茧越冬。 成虫 4 月下旬至 5 月上旬羽化、产卵,产卵盛期是梨树花序分离至花瓣含苞待放时,5 月中下旬幼虫蛀果为害。 防治时可利用成虫的假死性,在树冠下接布单,振落成虫杀灭,或在产卵期人工摘除有卵花果和有虫幼果。 在梨树花前 10 至 15 天,成虫羽化出土时,用25对硫磷 300 倍液、25辛硫磷 300 倍液或 斯本乳油 600 倍液进行地面喷雾,重点在树干周为 1 米内。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