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巢蛾的发生与防治内容摘要:

2、24 毫米,头部及身体覆盖白色鳞粉,触角雄虫羽状、雌虫丝状。 卵接近矩形,长 米,米,卵壳表面有网状花纹,初产卵为黄白色,接近孵化时呈浅蓝色。 二、生活习性荔枝巢蛾的成虫不活跃,多停留在寄主的枝干上。 成虫寿命:雄 46 天,雌410 天,雌雄比例约 2:1,羽化后第 2 天即可进行交尾并产卵。 卵产在主干或大枝条上的树皮裂缝或伤口处,单粒或几粒一堆,卵粒上常有少量的鳞毛覆盖。 幼虫孵出后不久就能咬食并潜入表皮内,在取食危害的同时吐丝缀合树皮、木屑和虫粪等杂物,形成一幅幕帘,为自身营造隐匿场所。 随着幼虫虫龄的增长,幕帘和寄主受害面积不断扩大,取食部位也从韧皮部逐渐深入到形成层。 三、发生规律在广东的增城、 3、电白等荔枝产区,荔枝巢蛾每年发生 1 代,危害高峰期约在911 月份,此时正达幼虫的 46 龄,为幼虫的暴食期,12 月份幼虫进入高龄期,以老熟幼虫进行越冬,越冬场所是被害寄主的树皮下,翌年 4 月中旬5月中旬越冬幼虫结茧化蛹,成虫出现于每年的 5 月中下旬6 月下旬。 四、防治措施1、由于在阴蔽的果园,荔枝巢蛾的发生明显重于通风透光的果园,而且树龄越大,危害率越高,因此可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农业措施,比如选择合理的栽培密度、中耕除草、对树龄较高的果园进行修枝整形等,以增加果园通风透光,降低湿度,减轻危害程度。 另外,通过加强肥水管理,培养健壮树体,对提高抗虫能力也大有益处。 2、农药防治:在 79 月份期间,用刀片或竹签把遮盖幼虫的碎物刮去,让幼虫暴露,然后用克虱星、喹硫磷、甲胺磷、或氧化乐果等药剂兑水 8001000倍喷雾枝干。 3、生物防治:可用斯氏线虫?24 品系,配制成 10002000 条/毫升溶液,对树干进行喷雾。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