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桔树脂病的识别与防治内容摘要:
2、湿条件下有流胶现象发生。 导致病树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导管被阻塞,输导系统被破坏。 若病菌侵染果实,当果实采摘后,特别在贮藏运输过程中,往往发生蒂腐病。 初时在环绕果蒂部出现水渍状、淡褐色病斑,后逐渐变为深褐色,病部逐渐向脐部扩展,边缘呈波纹状,由于病果内部腐烂较快,先是果心腐烂,最后可使全果腐烂,故有“穿心烂”之称。 病部果皮较坚韧,有革质柔韧感。 若病原菌侵染新叶、嫩梢和幼果时,病部表面产生黄褐色或黑褐色硬胶质小粒点(病菌的分生孢子器),散生或密集成片,称为“沙皮”。 在幼果上粒点边缘多有裂缝,与健部分界明显。 病害发生迟则影响不大。 若发生早,果实生长停滞,发育不良。 若病菌侵染生长衰弱的或上一年冬季受冻 3、害的枝条,枝梢抵抗力稍弱,并不形成“沙皮”。 而是形成褐色病斑,病、健部位交界处常有小滴树脂渗出。 严重时,可使整个枝条枯死,在枯死的枝条表面散生着无数黑色小粒点。 二、防治措施1、加强管理在秋季及采果前后及时而适当地增施肥料以增强树势。 冬季温度较低的地区,要注意做好防寒工作。 在夏天为保护树干,防止日灼伤,在盛暑前树干用白涂剂刷白(白涂剂用生石灰 5 公斤,食盐 斤,动物油 75 克,水2025 公斤配制而成)。 2、病树治疗在春季发现初病树,及早把病部刮除。 用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200 倍液或 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100 倍液,全年涂药两期(上半年 5 月,下半年 9 月),每期涂药 23 次。 3、喷药保护于每年春芽萌发前喷一次 尔多液,落花三分之二及幼果期各喷一次 10%世高水分散剂或 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或 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专利查询。柑桔树脂病的识别与防治
相关推荐
2、,使土壤疏松通气,温度上升,促进根系活动,恢复生机,达到养根保叶的目的;冻后特别是遭干冻的桔园,根和树体更需补充水分,可在晴天灌水还阳、可减轻柑桔受冻程度。 施肥促发柑桔受冻后,树体功能显著减弱,对冻后树冠损害严重的,必须尽早施肥,促发多而壮的新梢,促进树势恢复;追肥要以速效氮肥为主,以水带肥,勤施薄施;结合中耕松土,每株施腐熟人粪尿 1025 千克,或尿素 0515 千克;还可根据冻害程度
) ① 1yx ② 2( 1)yx ③ 2( 1)1xy x ④ 33 ( 1)yx A.①和② B.①和③ C.②和④ D.①和④ 1 小王常去散步,从家走了 20分钟,到一离家 900米的报亭,看了 10分钟报纸后,用了 O x y A. O x y O x y O x y B. C. D. 20分钟返回家中,图中哪一个表示了小王离家距离与时间的关系( ) 1
情别家园 C.众志成城 —— 爱国情怀谱史诗 D.大爱无疆 —— 不顾小家为国家 21.“一只手,提个篮;两只手,端个盘;十只手,推动船;百只手,把河拦;千只手,推到山。 “这首外国谚语说明( ) ,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形成强大的合力 ,也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融人社会。 下列行为不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 A.学校给 (1)班 5个三好学生名额,班里推荐时,同学们都相互谦让
2、。 在天气潮湿时,病斑上出现许多朱红色而带粘性的小液点,在干燥条件下,则在病斑上出现黑色小粒点,散生或呈轮纹状排列。 这是该病菌的分生孢子盘和分生孢子。 病叶脱落较慢。 枝梢受害后也有两种症状,一种是由梢顶向下枯死。 多发生在受过伤的枝梢。 初期病部褐色,以后逐渐扩展,终致病梢枯死。 枯死部位呈灰白色,病、健部组织分界明显,病部上有许多黑色小粒点。 另一种是发生在枝梢中部
2、白色,中、后胸有橙黄色斑,侧下刺疣橙黄色。 腹部第一至第八节背中线橙黄色。 蛹体长 5毫米,灰黑色,背中线白色;前胸背板后缘中央有两个黑斑,有的黑斑外侧有个黑斑;腹端有末龄幼虫蜕皮壳。 发生规律每年发生 6成虫在落叶、树洞、土表及草丛基部越冬。 成虫羽化后两小时出现斑点,3后开始交尾,有多次交尾习性,但 1次交尾后可终生产受精卵。 产卵前期为 7头雌虫一生中的产卵量可达 1000粒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