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桔炭疽病的识别与防治内容摘要:

2、。 在天气潮湿时,病斑上出现许多朱红色而带粘性的小液点,在干燥条件下,则在病斑上出现黑色小粒点,散生或呈轮纹状排列。 这是该病菌的分生孢子盘和分生孢子。 病叶脱落较慢。 枝梢受害后也有两种症状,一种是由梢顶向下枯死。 多发生在受过伤的枝梢。 初期病部褐色,以后逐渐扩展,终致病梢枯死。 枯死部位呈灰白色,病、健部组织分界明显,病部上有许多黑色小粒点。 另一种是发生在枝梢中部,从叶柄基部腋芽处或受伤皮层处开始发病,初为淡褐色,椭圆形,后扩展成梭形,稍凹陷,当病斑环割枝梢一周时,其上部枝梢很快全部干枯死亡。 花开后,如果雌蕊的柱头受害,呈褐色腐烂,引起落花。 果实受害,多从果蒂或其它部位出现褐色病斑。 在比较干燥的条件下 3、,果实上病斑病、健部分边缘明显,呈黄褐色至深褐色,稍凹陷,病部果皮革质,病组织只限于果皮层。 在空气湿度较大时,果实上病斑呈深褐色,并逐渐扩大,终至全果腐烂,其内部瓤囊也变褐腐烂。 幼果期发病,病果腐烂后,失水干枯变成僵果悬挂在树上。 二、防治措施病害出现后首先要找出影响树体抵抗力急剧下降的主要原因。 如干旱或水分过多,缺肥、虫害、冻害、机械损伤、药害或因施肥不当根系受伤等都会削弱树势,使病情加重,气象条件则以高温多雨季节易发生炭疽病。 有针对性地加强栽培管理,尽快地恢复树势。 把枯枝剪除,连同落叶收集起来烧毁,然后喷12 次杀菌剂,每 10 天左右一次。 防之炭疽病菌潜伏侵染的一个关键性措施是在春、夏、秋梢的嫩梢期,各喷药一次,在落花后一个月内,喷药 23 次,每隔 10 天喷一次,以防治炭疽病菌侵入幼果。 药剂可用世高、代森锌、甲基托布津、多菌灵、退菌特等。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