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桔炭疽病的识别与防治内容摘要:
2、。 在天气潮湿时,病斑上出现许多朱红色而带粘性的小液点,在干燥条件下,则在病斑上出现黑色小粒点,散生或呈轮纹状排列。 这是该病菌的分生孢子盘和分生孢子。 病叶脱落较慢。 枝梢受害后也有两种症状,一种是由梢顶向下枯死。 多发生在受过伤的枝梢。 初期病部褐色,以后逐渐扩展,终致病梢枯死。 枯死部位呈灰白色,病、健部组织分界明显,病部上有许多黑色小粒点。 另一种是发生在枝梢中部,从叶柄基部腋芽处或受伤皮层处开始发病,初为淡褐色,椭圆形,后扩展成梭形,稍凹陷,当病斑环割枝梢一周时,其上部枝梢很快全部干枯死亡。 花开后,如果雌蕊的柱头受害,呈褐色腐烂,引起落花。 果实受害,多从果蒂或其它部位出现褐色病斑。 在比较干燥的条件下 3、,果实上病斑病、健部分边缘明显,呈黄褐色至深褐色,稍凹陷,病部果皮革质,病组织只限于果皮层。 在空气湿度较大时,果实上病斑呈深褐色,并逐渐扩大,终至全果腐烂,其内部瓤囊也变褐腐烂。 幼果期发病,病果腐烂后,失水干枯变成僵果悬挂在树上。 二、防治措施病害出现后首先要找出影响树体抵抗力急剧下降的主要原因。 如干旱或水分过多,缺肥、虫害、冻害、机械损伤、药害或因施肥不当根系受伤等都会削弱树势,使病情加重,气象条件则以高温多雨季节易发生炭疽病。 有针对性地加强栽培管理,尽快地恢复树势。 把枯枝剪除,连同落叶收集起来烧毁,然后喷12 次杀菌剂,每 10 天左右一次。 防之炭疽病菌潜伏侵染的一个关键性措施是在春、夏、秋梢的嫩梢期,各喷药一次,在落花后一个月内,喷药 23 次,每隔 10 天喷一次,以防治炭疽病菌侵入幼果。 药剂可用世高、代森锌、甲基托布津、多菌灵、退菌特等。 专利查询。柑桔炭疽病的识别与防治
相关推荐
2、湿条件下有流胶现象发生。 导致病树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导管被阻塞,输导系统被破坏。 若病菌侵染果实,当果实采摘后,特别在贮藏运输过程中,往往发生蒂腐病。 初时在环绕果蒂部出现水渍状、淡褐色病斑,后逐渐变为深褐色,病部逐渐向脐部扩展,边缘呈波纹状,由于病果内部腐烂较快,先是果心腐烂,最后可使全果腐烂,故有“穿心烂”之称。 病部果皮较坚韧,有革质柔韧感。 若病原菌侵染新叶、嫩梢和幼果时
2、,使土壤疏松通气,温度上升,促进根系活动,恢复生机,达到养根保叶的目的;冻后特别是遭干冻的桔园,根和树体更需补充水分,可在晴天灌水还阳、可减轻柑桔受冻程度。 施肥促发柑桔受冻后,树体功能显著减弱,对冻后树冠损害严重的,必须尽早施肥,促发多而壮的新梢,促进树势恢复;追肥要以速效氮肥为主,以水带肥,勤施薄施;结合中耕松土,每株施腐熟人粪尿 1025 千克,或尿素 0515 千克;还可根据冻害程度
2、白色,中、后胸有橙黄色斑,侧下刺疣橙黄色。 腹部第一至第八节背中线橙黄色。 蛹体长 5毫米,灰黑色,背中线白色;前胸背板后缘中央有两个黑斑,有的黑斑外侧有个黑斑;腹端有末龄幼虫蜕皮壳。 发生规律每年发生 6成虫在落叶、树洞、土表及草丛基部越冬。 成虫羽化后两小时出现斑点,3后开始交尾,有多次交尾习性,但 1次交尾后可终生产受精卵。 产卵前期为 7头雌虫一生中的产卵量可达 1000粒以上
) 亲近大自然,善待大自然,人与自然应核心发展,下面是小王的一些做法,你认为可取的是 ( ) ①向全市发出“保护环境,清洁城市”的倡议②常和妈妈一起到饭店品尝各种野味③为自己居住的小区清扫垃圾④支持父母购买有氟冰箱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二、分析说明题 9.一群色彩斑斓且歌声优美的小鸟生活在 森林深处。 它们数量相对来说是很少的,大约只有 500只。 数千年来
2、47 片叶摘心、短截,这些经处理的夏梢萌发后即抹芽,一直到 8 月 20 日左右放梢。 结果,流胶枝只占 2%左右(对照流胶枝达 30%左右)。 1989 年结果相同。 1990 年提前到 8月 10 日放梢,流胶枝只占 1%左右。 通过几年试验还看出,实行常规夏剪一条春梢只能抽发 24 条秋梢,另有许多枝条因流胶发不出秋梢;而采用新法者,一条春梢摘心短截后能抽 23 条夏梢,一条夏梢又能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