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泉 “西葫芦”成就创业路内容摘要:

2、始收音机随身携带,现在在手机上开通天气预报短信业务,随时掌握天气动态,做好大棚的保温贮温工作。 向老农询问常识、翻阅大量农业书籍,勤奋、爱专研,蔬菜种植的科技含量不断升高,施万永的腰包渐渐鼓起来。 种植西葫芦致富后的施万永并不满足现状,开始把部分精力放在企业上,他成为了附近一家窑厂的股东之一,负责厂里的管理工作。 接触新的领域,施万永不断学习,在日常工作中摸索经验。 此外,施万永还是村委会委员、治保主任,每天忙于田间、工厂、村委会,施万永说这种感觉特充实。 作为村委会委员,自己富起来,施万永更要带动村民共同致富。 2003 年,东周村成立西葫芦协会,施万永成为第一批加入协会的会员。 他和大家一起交流,提出许 3、多宝贵意见,力求充分发挥协会抓好蔬菜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功能。 为了达到无公害蔬菜的要求,他们决定,全村蔬菜种植采用统一供种、供肥、供水、供药,并经常请有关专家实地讲座。 利用外出学习和网络等途径,借鉴外地蔬菜种植的先进经验。 产中,提前把天气情况告知给村民,并要求大家随身携带半导体,做好保温工作。 为了抓好产后服务,西葫芦协会成立了经纪人队伍,施万永作为其中成员,负责对外营销。 把村民收上来的西葫芦拉上车,运往上海、南京、常州等地,三天一趟,一个春季能够卖出 100 万斤。 在施万永和西葫芦协会的带动下,东周村 400 多户人家家家种蔬菜,大家常常在一起研究怎样把蔬菜的面积做大、品质做优。 施万永还带领村民一起努力,正尝试把反季节蔬菜做成规模,保证一年四季都有新鲜蔬菜上市。 目前东周全村每年蔬菜上市量达到 28000 吨,村民从中获纯利润 900 万元,全村每年的人均收入超过 5000 元,作为我市第一批新农村试点村之一的东周村正在向蔬菜专业村努力。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