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地理必修3第四单元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单元测试内容摘要:

020年 2月 17日电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圆满结束对毛里求斯的国事访问后,当地时间十七日晚八时许从毛里求斯首都路易港乘专机回国,此行胡锦涛主席还先后访问了沙特、马里、塞内加尔和坦桑尼亚四个国家,为期八天的亚非五国友好合作之旅圆满成功, 结合下图完成 11~ 13 题。 11.胡主席访问的第一站沙特阿拉伯的气候主要属于 (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12.导致坦桑尼亚与刚果盆地的气候类型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 ) A.太阳辐射 B.洋流 C.地形 D.大气环流 13.下列关于马达加斯加岛东侧气候类型形成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有 ( ) ① 受海洋吹来的东南信风影响 ② 地处山地的背风坡 ③ 沿岸暖流对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 ④ 常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 解析 】 沙特阿拉伯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 制,气流下沉,降水稀少,形成了热带沙漠气候,坦桑尼亚位于东非高原,地势高气温低,对流不旺盛,因此没有形成热带雨林气候,而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马达加斯加岛东侧主要因为处于来自海洋的信风的迎风地带,附近海域又有马达加斯加暖流流经,再加上地形的抬升,加强了地形雨的形成,从而发育成了热带雨林气候。 【 答案 】 2020 年,加拿大北极地区现存的 5座冰架之一的 “ 马克姆冰架 ” 8 月初与埃尔斯米尔岛分离,漂浮在北冰洋上。 另外,还有 2 块总面积为 122平方千米的冰体脱离了塞尔森冰架。 冰架是指与陆地相连 的巨大浮动冰层。 研究人员认为,大量断裂事件表明,北极地区气候正发生迅速变化,大部分地区气温上升速度超过全球平均气温上升速度。 据此完成 14~ 15题。 14.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温室气体能大量吸收 ( ) A.太阳辐射中的可见光 B.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C.太阳辐射中的红外线 D.地面的红外线辐射 15.北极地区气温升高,将使北极地区 ( ) A.极地高压势力增强 B.极地东风势力减弱 C.极地生物活动范围南扩 D.极地冰川全部融化 【 解析 】 第 14 题,温室气体 CO2主要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从而对地面 起保温作用。 第 15 题,北极地区气温升高,将使极地高压势力减弱,极地生物活动范围缩小,极地冰川部分融化。 随着极地高压势力减弱,极地东风势力也随之减弱。 【 答案 】 近年来,人们发现高山滑雪场地普遍萎缩,这使得未来冬奥会举办地也将随之发 生变动。 据此回答 16~ 17 题。 16.未来冬奥会举办地可能会 ( ) A.移向较低纬度的山区 B.移向海拔更高的地区 C.移到两极地区 D.移向海拔更低的地区 17.这类问题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 ) A.全球因蒸发加强而变得更干 B.导致环境污染 C.地表生物受过量紫外线伤害 D.导致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 【 解析 】 第 16 题因全球变暖,雪线将向海拔更高的地方退缩,因此冬奥会举办地将会向海拔更高或纬度较高的地方迁移。 极地气候恶劣,不宜举办冬奥会。 第 17 题因全球变暖,世界各地的降水和干湿状况会随之发生变化,从而导致世界经济结构也随之变化。 【 答案 】 (安徽省皖南八校 2020 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下图为济南市趵突泉形成示意图。 读图回答18~ 19 题。 18.根据水循环原理知识,判断下列所述正 确的是 ( ) A.城市污水是导致趵突泉水质变坏的主要原因 B.城市地面硬化,导致趵突泉水位持续下降 C.南部山区降水量影响趵突泉地下水位高低 D.图中所示径流量增大,可导致城市内涝 19.前些年,趵突泉一度断流,但自 2020 年趵突泉实现复涌以来,趵突泉实现连续多年持续喷涌已成定局。 保证趵突泉持续复涌最关键的因素是 ( ) A.区域降水增加 B.城市环境改善 C.南水北调工程 D.地下水位上升 【 解析 】 第 18题,从水 循环示意图可以看出,趵突泉补给区位于南部山区,若补给区受到污染,泉水的水质就会变坏; 同时南部山区降水量的大小也会影响到趵突泉地下水位的高低。 第 19 题,只有地下水位上升,趵突泉才有可能喷涌,因此保证趵突泉持续喷涌的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