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卜的白斑病内容摘要:

2、生孢子无色,线形或鞭状,细小,直或略弯,一般具 3发病规律病菌主要以菌丝体、菌丝块随病残体遗留在地表越冬,也可在采种株上越冬。 翌年病菌借雨水或灌溉水溅冲到种株叶片上,侵染为害。 其后在春菜、夏菜上接续发病传播到秋季萝卜上为害。 种子也可带菌。 田间发病后产生新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 一般潜育期仅 10天左右。 病菌喜温暖潮湿条件。 11以 60%以上的相对湿度,是病菌侵染必要条件。 故秋雨连绵、温暖潮湿、昼夜温差大、重雾多露时病重。 此外,播种过早,连作地块或肥料不足的地块均易于发病。 植株长势弱、抗性下降,容易发病。 防治措施(1)重病地与非十字花科蔬菜轮作 22)田间及时摘除病叶,收后彻底清除病残株,随即深耕,消灭菌源。 (3)种子消毒。 用 50温水浸种 20分钟,或用种子重量 50%福美双拌种。 (4)加强管理。 精细整地,适期晚播,合理灌水,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性能。 (5)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及时用药。 可喷布 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600倍液,或 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600倍液,或 50%混杀硫悬浮剂 600倍液,或 80%大生可湿性粉剂 800倍液,或 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 1000倍液。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