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品的贮藏病害 芒果炭疽病内容摘要:

2、死部分纵横扩展,很快全果变黑烂掉。 2病原菌有性态为子囊菌亚门核菌纲的小丛壳属的围小丛壳(无性态为半知亚门腔孢纲炭疽菌属的胶孢炭疽菌(在芒果果实上产生的一般都是无性态。 3发病规律贮运期间的菌源主要是田间的病果。 本病的发生、流行要求高湿与高温(2432)。 在华南,关键因素是湿度。 不同品种抗病性有差异。 在我国,秋芒品种感病强,吕宋品种感病弱。 4防治必须控制田间危害,防腐,冷藏,或热水处理难以获得高效。 采前药剂防病。 一般认为开花期自 2/3 的花开放起,喷布甲基托布津 800 倍和氧氯化铜 800 倍的混合液 68 次,每次间隔 1014d。 采后用 5255的苯莱特或多菌灵500mg/液处理 15较好地防治贮运期炭疽病。 国外报道,采后不用热水处理,只浸在 500mg/苯莱特药液中 1获得良好防治效果。 低温可暂时抑制病菌生长,推迟 34d 烂果,但芒果对低温反应敏感,不同品种反应有差异,仅仅冷藏,不易获得满意效果。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