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的抗旱技术之土壤篇内容摘要:

2、径 15米的草把,放入含 5%液的水中浸透。 在树冠投影边缘向内 50米处挖深 40 厘米、直径比草把稍大的贮养穴(坑穴呈圆形围绕着树根),依树冠大小确定贮养穴数量,冠径 ,挖 4 个穴;冠径 6 米,挖 6穴。 将草把立于穴中央,周围用混加有机肥的土填埋踩实(每穴 5 公斤土杂肥、混加 150 克过磷酸钙、50尿素或复合肥),并适量浇水,然后整理树盘,使营养穴低于地面 1米,形成盘子状,浇水3斤/穴即可覆膜;将旧农膜裁开拉平,盖在树盘上,并一定要把营养穴盖在膜下,四周及中间用土压实,每穴覆盖地膜 方米,地膜边缘用土压严,中央正对草把上端穿一小孔,用石块或土堵住,以便将来追肥浇水。 在穴中心上方的地膜上穿一小孔,以便以后施肥浇水或承接雨水,并在小孔上压一小石块,以防水分蒸发。 一般在花后(5 月上中旬),新梢停止生长期(6 月中旬)和采果后 3 个时期,每穴追肥 50尿素或复合肥,将肥料放于草把顶端,随即浇水 斤左右;进入雨季,即可将地膜撤除,使穴内贮存雨水;一般贮养穴可维持 2,草把应每年换一次,发现地膜损坏后应及时更换,再次设置贮养穴时改换位置,逐渐实现全园改良。 六、培土:用肥沃的土壤、河泥、塘泥、菜园土等培土,可以增厚土层,减少水分蒸发,夏季可降低土温,冬季可增加土温,在瘠薄果树园效果明显。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