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早疫病内容摘要:
2、,具 17 个隔膜,顶端着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手雷形或倒棒状,黄褐色,具纵横隔膜,隔膜处有缢缩,顶端细胞细长、喙状。 发病规律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随病残组织在土壤中或在块茎上越冬,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 病菌经气孔、伤口或表皮直接侵入植株组织。 在田间主要借气流和雨水传播,条件适宜时,仅经 2可显现病斑。 以后大量产生分生孢子,多次进行重复侵染,扩展为害。 病菌喜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 温度 26相对湿度 80%以上,病害易于发生流行。 雨季来临迟早、雨日和雨量多少,均影响病害的扩展。 土壤瘠薄、氮肥不足、长势衰弱、管理不善等发病较重。 病害多在后期发生。 通常早熟品种的叶片较易感病。 一般成熟块茎比较抗病。 防治 3、措施(1)加强栽培管理。 选用健薯播种;合理密植,合理灌溉,控制湿度;增施有机肥,施足基肥,适时追肥,促使植株健壮,避免后期衰弱,增强抗病能力。 (2)种植抗(耐)病品种。 适当选种具水平抗性和耐病品种,效果较好。 (3)减少侵染菌源。 初见病株及时拔除或摘除病叶;收获时避免损伤,减少侵染;收后及时翻地,压埋病菌,减少病源。 (4)及时进行药剂防治。 发病前和初期及早喷药保护。 可选用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600倍液,或 80%大生可湿性粉剂 800倍液,或 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 400倍液,或 77%可杀得微粒粉剂 500倍液,或 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 400倍液,或 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 50%利得可湿性粉剂 800倍液。 专利查询。马铃薯早疫病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上期末试题1
温物体 B、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气体和水的传热方式是( A) A、对流 B、辐射 C、传导 下列哪种蔬菜中含有的纤维素多( A ) A、韭菜 B 、黄瓜 热气球升空是因为( A ) A、热空气比冷空气轻 B、空气的反冲力 学校 年级 考号 姓名 装 线 内 不 准 答 题 学校 年级 考号
马铃薯新品种---陇薯3号,5号,6号
2、16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于 2002 年完成选育的大薯菜用型马铃薯新品种。 该品种晚熟,生育期(出苗至成熟)115天左右。 是一个优良的菜用型品种,也可用作淀粉加工原料。 植株高抗晚疫病,对花叶、卷叶病毒病有较好的田间抗性。 生产试验、示范每亩产 克,比各地主栽品种增产 不仅适宜甘肃省高寒阴湿、二阴及半干旱地区推广种植,而且种植范围还扩大到宁夏、陕西、青海、新疆、河北、内蒙古
马铃薯晚疫病发生预报
2、分有利。 气象部门预报近日我省仍将持续阴雨天气,8 月份降水将偏多,有利于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蔓延。 综合分析,预计今年我省马铃薯晚疫病在大部分县(市、区)将达到偏重发生程度。 各地要搞好田间调查,宣传指导农民重视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并积极组织,及时喷药预防。 防治建议:由于没有高抗晚疫病的品种,在晚疫病流行区,化学防治是目前控制马铃薯晚疫病流行的主要措施,只要使用得当
青海省20xx-20xx学年高一化学4月月考试题
H2SO4强 C.盐酸是强酸,氢硫酸是弱酸 ,氯化氢比硫化氢稳定 1短周期 元素 A、 B、 C 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它们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 10, A 与 C同主族, 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 A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原子半径: ABC B. A的氢化物稳定性小于 C的 氢化物稳定性 C. 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 水化物均可由化合反应得到 D. 高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