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软腐病内容摘要:
2、形、无色的孢囊孢子。 发病规律病菌是典型的腐生菌,分布环境广泛,可在多汁的蔬菜残体上或贮藏器官上以菌丝状态腐生存活。 条件适宜时,随时生长,产生孢子囊,散出孢囊孢子,借气流、雨水、灌水及农事操作等传播扩散。 病菌只能由伤口或生活力极度衰弱的部位侵染。 病菌侵入以降解细胞壁中间层为特征,分泌果胶酶,引起病部组织细胞迅速解体而软化腐烂。 本病在 2040温度下均可发展,以2328为适,配以 80%以上的相对湿度,病害易于发生。 低温情况下,病菌生长明显受抑制。 薯块收获和贮运期间造成伤口多,则遭受侵染几率和比率高百病重。 贮藏过程中温度过高、通风不良而湿度过大病害严重。 防治措施(1)收获期田间勿过多灌水,保持薯块适度含水量和较高的伤愈能力;收获时尽量避免块茎上造成机械伤,减少侵染。 (2)防治地下害虫,减少块茎伤口。 (3)贮藏入窖时,可用消毒剂(如代森锰锌、混杀硫等)处理薯块。 (4)入窖前,将薯块在预冷,可抑制孢子萌发和菌丝体生长。 (5)窖贮时,注意搞好通风,降低湿度,缓解病害侵染和发展。 专利查询。马铃薯软腐病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青海省20xx-20xx学年高一化学4月月考试题
H2SO4强 C.盐酸是强酸,氢硫酸是弱酸 ,氯化氢比硫化氢稳定 1短周期 元素 A、 B、 C 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它们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 10, A 与 C同主族, 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 A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原子半径: ABC B. A的氢化物稳定性小于 C的 氢化物稳定性 C. 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 水化物均可由化合反应得到 D. 高温下,
马铃薯秋季栽培的技术要点
2、收,故应选用经过处理后,薯芽 米以上的单个小整薯播种,薯芽朝上。 提倡浅开沟浅播种,培高垄,覆土 8 厘米以上。 一般每 667 50005500 穴,行株距 5025 厘米。 播后遮阴覆盖。 施足基肥一般每 667腐熟禽畜肥 1500 公斤左右,磷肥 3050 公斤,草木灰 150200 公斤或 45%硫酸钾复合肥 50 公斤或专用复合肥 50 公斤,开沟条施后覆土,注意种肥隔离。
青海省西宁市20xx年中考英语真题试题含答案
er head tilted(倾斜 )forward a little. Do not have the person tilt his or her head back because this may cause heavy breathing or coughing. Pinch(捏 ) the lower part of the nose for at least 10 minu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