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病害及防治内容摘要:

2、果上越冬,翌年春季产生孢子,靠风雨传播。 果实成熟期遇高温多雨则为害严重。 防治橼杷炭病应加强栽培管理,在冬季修剪是摘除病果,并集中烧毁。 发病安期喷洒 11200 倍波尔多液,或 80%大生可湿性粉剂 400600 倍液,或 70%代森锰锌粉剂 500 倍液。 每隔 1015 天喷 1 次,连续喷 2 次以上。 枇杷叶斑病,该病表现三种类型。 1、灰斑病:在叶片上发病,初期病斑淡褐色,圆形,后变灰白色,病健部分界明显,有较狭窄的黑褐色环带,中央灰白色至灰黄色。 果实受害后出现明显凹陷的圆形紫褐色病斑,上散生黑色小点。 侵害叶片的病斑有急性型和缓慢型两类,急性型常引起叶片焦枯,落叶。 侵害枝干的闰斑与枝干病相似 3、,有流胶型和干枯型两类。 灰斑病还能为害果实。 2、角斑病:在叶片上发病初期出现小褐点,多呈多角形,周围有黄色晕环。 病斑以叶脉为界,多愈合成大病斑,上长黑色灰状小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3、斑点病:在叶片上发病,初期出现赤褐色小点,后逐渐扩大形成中央灰黄色,外缘赤褐色的圆形病斑,后期病斑上长出小黑点,即分生孢子器,有时排列成轮枝状,多数愈合成不规则形。 以上三种叶部病害全年都有发生。 病菌在被害叶片上越冬,次年春季借风雨传播侵染。 角斑病和灰斑病在干旱条件下发病严重,斑点病在多雨季节发病流行。 开沟排水,夏季抗旱等栽培管理工作,在发病初期喷洒 11200 倍波尔多液或 6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或 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600800 倍液,或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8001000 倍液,每隔 1015 天,连续喷药 23次。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