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xx-20xx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半期考试语文试卷内容摘要: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译文: ( )( 3 分) .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 ’ B.选文在描写 “陋室 ”时,重点突出了 “陋室 ”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 C.文中的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 D.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 “陋室 ”就不陋。 1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 ? ( 4 分) 答: 三、现代文 阅读 ( 40分) (一) ________(20 分 ) 孙燕华 ①傍晚散步时,常与杨绛先生相遇,双方摆摆手以示问候。 有一天,我看见她伸出手,食指和中指作 V字状,心想,先生 92岁了,还挺时髦,用年轻人常用的手势。 走近一看,她食指和中指在不停地绕动。 我问,这是什么意思。 她笑着说:“小蚂蚁见面的时候,就是这样互相碰碰触角,咱们这样就算打招呼啦。 ”我赶紧伸出两个手指和老人的手指碰了碰。 我们像孩子似的开心地笑了。 ②老人带着一脸恬静的微笑走过去了。 我对我先生说:“她老人家同钱钟书先生同舟共济数十载,经过那么多风雨坎坷,还有这种童心的幽默真不容易啊。 ”先生说:“这是一种修养,一种境界啊。 ” ③随后,我俩又回忆起 1993年拜访冰心老人的一段往事。 ④当时冰心老人腿脚不好,只能终日坐在写字台后面的椅子上接待客人。 她告诉我们,前几天邮递员给她送稿费汇款单,跟她开玩笑,说:“您瞧,您老多福气,坐在椅子上,就等着来送钱。 ”老人笑着说:“我这是坐椅待币。 ” ⑤启功先生的幽默也是出了名的。 他为自己写的墓志铭,我早就拜读过,每当想到文 中的“瘫偏左,派曾右”,都会在酸甜苦辣的滋味中笑起来。 前年夏天的一次拜访,让我又一 次切实领悟到先生幽默的功夫。 ⑥由于家中有一开山水小册页,没有图章,落款是“元白” —— 启功先生的字,于是便将册页带去,请老人补盖印章。 老人一看自己这件二十多岁时的画,笑逐颜开,连连说:“是我画的,补个章吧。 ”一方小小的印章刚盖完,老人又转身在窗台边上取了一个小铁盒,一边开着盒盖,一边神秘地慢悠悠地笑着说:“来点儿炭疽 (jū,一种病毒,可提炼成白色粉末状 )。 ”一听“炭疽”,我们全愣了,我伸长脖子看老爷子的铁盒子。 ⑦“白色粉末。 ”老人眼睛笑成一条缝,一边说,一边往外倒。 “这到底是什么。 ”我们急着问。 “滑石粉。 ”老人抖了个大“包袱”。 我们全都大笑起来。 噢。 原来是他怕刚盖的印泥粘脏了对合的画面,照例撒上这种粉末来吸干印油。 ⑧“嗬。 您老怎么还知道炭疽呢。 ”我们逗乐儿地问。 ⑨“今天早晨看报,美国那儿不是发现有人往邮件里投放一种白色粉末 —— 炭疽嘛……” ⑩智者的幽默之所以意味隽永而各具特色,除了源于他们博大的学识之外,还由于他们既丰富又坎坷曲折的生活阅历,是知识和生活造就了他们善于幽默的心。 14. 结合全文内容 , 为本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3 分 ) 15. 成语谐音往往造成幽默效果 , 请还原文段 ④ 中 “ 坐椅待币 ” 这个成语。 (2 分 ) 16. 结合语境 , 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说说下面加点内容的表达效果。 (6 分 ) (1)走近一看 , 她食指和中指在 不停地 . . . 绕动 . .。 (2)一边 神秘地慢悠悠地笑 . . . . . . . . 着说: “ 来点儿炭疽。 ” 17. 通读全文 , 简要概括文中三位大师各自的幽默特点 ( 3。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