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八年级下语文综合练习2内容摘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3.在文中的横线上填写所缺的语句。 4. 解释下列带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 ( ) A 潭中鱼 可 . 百许头 (大约) B 斗折 蛇 . 行 (像蛇一样) C 不可久 居 . (居住) D 影 布 . 石上 ( 映 ) 5.翻译下列句子 ①全石以为底。 ②不可知其源。 6. 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作者游览小石潭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 7. 找出文中你认为最精彩的句子,并说说理由。 8.本文的作者是 _________,字 _________,河东人, ________代文学家,他和 ___________一起倡导古文运动,列 ________________之首。 9.本文按什么顺序写的。 10.第二段写了潭水的什么特点。 用的什么写法。 好处是什么。 11.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12.作者为何说小溪的“明灭可见”。 13.作者开头说“心乐之”,为什么在第四段又写“悄怆幽邃”。 短文两篇 一、为下列字注音 颓( ) 鳞( ) 遂( ) 荇( ) 二、填空 1.《答谢中书书》的作者是 ________,字通明,号 ________。 题目中的第二个“书”字的意思是 ________。 2.《记承天寺夜游》选自《 》,作者是 ________,字子瞻,号 ________,是 ________朝的 ________家。 他与父亲 ________、弟弟 ________合称为“ ________”,都被列入“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中。 三、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词,并在横线上解释该词 1.两岸石壁,五色( ): ______________2.晓雾将( ): ________________ 3.( )竞跃: ________________4.。鄂教版八年级下语文综合练习2
相关推荐
________。 ” 4.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这首曲的题目叫“秋思”,“秋思”的意思是“秋 天的思考”。 B.“枯藤”句中的“枯藤”、“老树”是最有特征性的秋景,给人以萧条、寂寞、悲凉的感觉。 C.“小桥”一句读来令人亲切,可仔细想去,却更增添了“断肠人”的愁绪。 D.“断肠人”句中的“断肠人”是一位“离人”,“天涯”即“极远的地方”。 5.对这首曲的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写这一段文字的目的是什么。
2、,以利提高地温,促进早熟。 当外界气温 10以上时昼夜进行通风。 花球开始形成时,温度避免超过 22,连续 20以上的高温,花球质量降低。 要掐去遮在花球上的叶片,让花球见光。 水肥管理上要勤,一般 7 至 10 天一水,全生育期共追肥 3 次,每次亩追复合肥15 千克。 每一次在缓苗后半个月,第二次在初现花球时,第三次在主花球采收后。 4 月下旬至 5 月上旬当主花球直径达 1215 厘米
2、树缺素。 果树落叶后,要浇一遍封冻水,确保安全越冬。 2加强着色管理,提高果实品质。 对红富士等品种,一般从 9 月中旬开始,先摘掉近果实的遮光叶片,后摘叶柄无红色的叶和处于生长中的秋梢叶。 树冠上部和外围果实周围 5 厘米以内的叶和树冠内膛下部果实周围 1012 厘米以内的叶也要全部摘除,以利着色。 摘叶后 56 天进行转果,使果实受光均匀,促进全面着色。 套袋果实一般于采前 30 天破袋
2、 300 倍混拌。 幼菇形成后,每采一次菇喷施一次液肥,稀释倍数为 500800 倍。 能促进平菇草熟 35 天,增产 30左右,同时抑制杂菌滋生。 除惠满丰液肥外,前面 4 种液肥应在二茬菇后喷施,每平方米喷施 克,浓度不宜过高,以防生理死菇。 二、几种激素的施用 乙烯利纯品 25 克,兑水 50 千克,在菌蕾期、幼蕾期和菌盖伸展期,喷施 3 次,每次每平方米 50 毫升。 能促进早现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