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利锻造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汇编(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技术科应组织职工定期的安全生产活动。 活动内容为: ( 1)学习文件和通报; ( 2)参观安全生产展览,观看安全、劳动保护科教影片; ( 3)开展事故应急预案演练; ( 4)组织安全技术操作表演; ( 5)进行典型教育,表扬先进; ( 6)检查规程制度贯彻情况和不安全隐患整改等。 大修期间,安全主管部门和检修单位,必须进行停车前、停车中、检修前和开车前专门的安全教育,确保安全检修。 对 重大危险性作业,作业前施工部门和技术部门必须按预定的安全措施和要求,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否则不得作业。 职工违章以及重大事故责任者,由所属单位或安全技术部门根据情节进行离岗安全教育,重大事故责任者复工时,要经安全技术部门进行复工安全教育,并将事 19 故性质、责任记入个人工作档案。 展开安全竞赛、安全评比活动,对安全工作成绩突出者给予一定奖励,反之,对忽视安全造成事故者要严肃处理。 十、安全技术考核 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应对职工每年要组织一次安全技术考核,考核成绩要予以公布,并记入职工个人工作档案,作为晋级 条件之一。 中层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由安全技术部门负责组织进行。 工人安全技术考核由车间主任负责组织,车间安全员具体执行。 新工人包教期满的安全技术考核,由车间安全员组织,班组长具体执行。 凡未经安全技术考核,以及考核不合格而上岗操作又不能胜任本职工作者所造成的事故,要追究领导责任。 十一、特殊工种安全技术考核,由安全技术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进行,每年不得少于一次,并将考核成绩记入特殊工种作业证,凡未经年度考核或考核不合格者,一律不得从事专业性工作。 十二、考核内容,党和国家关于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令、规定、安全职责、安全技术业务知识、安全生产制度、安全技术规程以及操作技术、事故状态下的紧急判断处理能力等。 十三、考试不及格,应限期进行补考。 如连续三次考不及格者,应重新考虑其操作岗位和技术等级。 20 职工伤亡事故统计调查处理制度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有关规定,结合我厂的具体情况,明确公司发生伤亡事故的报告、应急处理和调查程序等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一、 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按事故伤害程度分类 ( 1) 轻伤:指造成职工肢体伤残或某器官功能性或器质 性损伤,使劳动能力轻度或暂时丧失的伤害。 歇工 4104 日的失能伤害,但够不上重伤者。 ( 2) 重伤:指造成职工肢体残缺或听觉、视觉严重损伤,使人体长期存在功能障碍。 歇工 105 日及以上,劳动能力有重大损失的失能伤害。 ( 3) 死亡:指事故发生后当即死亡(含急性中毒死亡)或负伤 30 日以内死亡的事故。 按事故严重程度分类 ( 1) 轻伤事故:指一次事故中只发生轻伤的事故。 ( 2) 重伤事故:指一次事故发生重伤(包括伴有轻伤),无死亡的事故。 ( 3) 死亡事故:指一次事故死亡 12 人的事故(包括伴有重伤、轻伤) ( 4) 重大死亡事故:指一次事故死亡 3 人以上(含 3 人 )的事故。 包括发生事故后30 日因事故原因而死亡的人数(不含医疗事故或自然死亡)。 ( 5) 重大事故: ① 直接经济损失 500 万元及其以上的事故。 ② 其他性质特别严重,产生重大影响的事故。 二、 发生事故报告的规定 发生伤亡事故后,在紧急情况下,为了不耽误抢救时机,应迅速报告总经理和 21 有关部门,以使采取应急措施,减少伤亡事故的严重程度。 轻伤事故: ( 1) 逐级报告(负伤人员或最先发现者 —— 班组长 —— 车间主任 —— 安全技术部门或直接报告总经理) ( 2) 车间填写“伤亡事故等级表”一式两份,报公司生产制造部一份,车间自存一份,填报时间不得超过事故发生 后 48 小时。 重伤以上(含重伤)事故: ( 1) 在逐级报告或直接报告总经理的同时,车间填写“伤亡事故登记表”,填报时间不得超过事故发生后 48 小时。 ( 2) 总经理应立即采取措施,制止事故蔓延扩大,组织抢救,并保护好现场。 ( 3) 总经理在接到报告后 24 小时内将事故概况(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伤亡者姓名。 年龄、工种或职称、受伤程度、发生事故经过和简要原因等),用电话或传真分别报告温州市劳动局、经贸局和质量技术监督局。 三、 伤亡事故调查 伤亡事故发生后,必须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调查处理。 即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没有受 到教育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严肃处理不放过;没有采取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不放过。 事故调查的组织: ① 轻伤、重伤事故由总经理组织生产、技术、安全等部门有关负责人参加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② 对一次重伤 3 人以上的重伤事故,由市主管部门负责组织调查组。 ③ 死亡事故由市主管部门会同市安全生产综合管理部门组成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④ 凡一次死亡 3 人以上的事故,由省主管部门组织调查组。 22 对一切伤亡事故,必须组织分析。 公司领导要亲自参加调查。 为保证事故调查正常进行,公司应向调查组提供事故调查中所涉及到的人、资料、器材等条件。 开好事故分析会议,应从直接原因入手,再分析找出事故的全部原因,从全部原因中分析找出主导作用的事故原因,即是事故的主要原因。 四、 伤亡事故的处理结案 处理伤亡事故的目的在于吸取教训,采取措施,清除发生事故的隐患,避免事故重复发生。 事故调查组提出事故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建议,由公司及市主管部门负责处理。 一次重伤 12 人的事故,由公司经市安委办同意后批准结案。 一次重伤 3 人以上或死亡 12 人的事故,有市人民政府批准结案。 一次死亡 39 人的事故,由温州市人民政府审批结案。 一次死亡 10 人以上的事故,由省人民政府审批 结案。 五、 在公司办公室建立工伤事故档案,对每起伤亡事故,建立详细、完整的事故档案,并按规定将事故结案归档材料整理编目,妥善保管。 六、 伤亡事故发生后对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的,除责成其补报外,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处理 23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第 61 号令【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本公司属于消防安全重点单位。 公司内部的仓库、主厂房,生产车间等为消防安全重点部位;为了加强公司消防安全管理;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特制定本制度。 一、 公司生产 现场【厂区】为禁火区。 二、 非本公司生产工作人员,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进入公司区车间。 三、 外来人员及车辆进入公司区,必须到警卫室进行登记。 四、 严禁在厂区吸烟和携带火种。 五、 执行消防器材登记制度。 严格按照公司生产现场消防器材登记表,在规定的部位配置各类消防器材。 坚持每日巡检制度,确保消防器材完整、完好、不失效。 六、 健全公司义务消防队组织,定期举行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演练活动。 当发生火警时,公司消防安全责任人要立即组织及其他职工迅速进行扑救,同时准确报警(火警电话 119)。 七、 进行每日防火巡检,时间为每日上午 6 点,防火巡检由警卫室 当班人员进行,并将巡检结果在消防重点部位巡检记录表上记录,生产制造部进行监督。 24 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为了切实有效地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增强广大职工搞好安全生产地责任感,表彰先进,鼓励上进,确保企业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特制定本制度。 一、企业全体职工要自觉遵守劳动纪律,遵守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规程办事,认真做到文明生产、文明办公。 牢固树立“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的思想,在抓好生产地同时,积极抓好安全工作。 二、企业各级领导要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健全安全组织,建立和健全 安全生产地各项规章制度。 同时要经常性地开展安全教育宣传工作,促进广大职工明确搞好安全生产地意义,提高职工安全生产地自觉感。 三、各级安全组织和专职、兼职安全员要严格履行自己的职责,积极开展安全指导监督活动。 安全组织、安全工作要纳入正常的活动,并经常性地开展安全生产的检查工作,及时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同时要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对安全生产工作做出成绩的部门和个人,要给予表扬、奖励。 对安全生产工作中出现问题的部门或个人要给予酌情处理,做到奖罚分明,以激励广大职工共同搞好安全生产工作。 四 、企业实行安全生产奖惩制度,必须把思想政治工作同经济手段、行政手段结合起来,在奖励上要坚持精神鼓励和物质鼓励相结合,以精神鼓励为主的原则。 在处罚上要坚持以思想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五、对于下列情况之一的应予以奖励: 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制度,在安全生产、文明生产方面取得显著成绩。 在改善劳动条件、保证安全生产。 促进劳动保护工作等方面有发明,技术革 25 新或者提出合理化建议,取得较大成果。 防止挽救事故有功、使企业和职工利益免受重大损失的。 在事故中抢险有功的。 一贯忠于职守、积极负责,在安全 生产管理中成绩突出的。 其他应当给予奖励的。 六、安全奖励分集体和个人。 对集体的奖励主要是精神鼓励,颁发奖状或证书;对个人奖励分:颁发奖状或证书、发给一次性奖金、授予安全生产积极分子、给予企业内部晋级等。 七、颁发奖状或证书、发给奖金。 授予安全积极分子,由车间(部门)提出建议,报厂部批准,给予内部晋级由车间(部门)提出建议,报总经理批准。 八、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或经批评教育不改的,应当分别情况给予行政处分或经济处罚,直到送司法机关处理。 违章作业或违章指挥造成事故。 玩忽职守、违反安全生产制 度。 发现有事故危险,既不及时报告又不采取防范措施,导致事故的发生。 发生事故后破坏现场,隐瞒不报、虚报,故意拖延时间不报或者嫁祸于他人的。 对批评或制止违章作业,违章指挥的人员进行打击报复的。 不执行上级安全部门提出限期解决的安全隐患与治理工作地要求,造成事故或职工身体遭受危害的。 由于设备超过检修期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