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的主要树形及其特点内容摘要:

1、株基部一般留 35 个主蔓,每个主蔓上分生侧蔓或直接着生结果枝组,所有的枝蔓在架面上呈扇形分布。 多主蔓自然扇形因主蔓较多,一般不会形成粗硬的枝干,对于冬季进行埋土的地区,较为方便。 植株的更新容易,负载量容易调节,结果较早。 缺点是:结果部位较低,容易感染真菌性病害新梢直立生长,需要及时引缚,比较费工遮阴,浆果的品质较差。 种树形适合于棚架。 根据龙干数目的多少,可以分为独龙干、双龙干、多龙干等不同的形式,但它们的结构基本相同。 一般龙干的长度为 48 米或更长,视棚架行距的大小来确定。 龙干均匀地分布在架面上,在每条龙干上分布许多的结果枝,经过多年的短梢修剪,形成龙爪形的结果枝组。 龙爪上所有的结果枝在冬 2、季修剪时均采用短梢修剪,只在龙干的先端留一个 68 芽的延长头。 树形适合于篱架和高、宽、垂架。 植株一个主干,高约 100米,在主干的顶部沿铁丝方向分出两个臂,每一个臂上均匀分布 57 个结果枝。 如果是篱架栽培,则在第一道铁丝的上部 2530 厘米处拉第二道铁丝,需要的时候,可以拉第三道铁丝,一般为三道铁丝,向上引缚葡萄的新梢,最上部要进行新梢的反复摘心,以控制树势。 如果采用高、宽、垂架栽培,则将结果母枝上生出的新梢分向两边,分别引缚在横梁两端的铁丝上,大部分新梢随生长而自然下垂。 该种树形整形修剪容易,光照条件好,产量较高。 是单干双臂树形的发展。 一般主干高 100 厘米左右,在其上选留第一主蔓, 3、第二主蔓高 130170 厘米。 根据主蔓高度,在第一层和第二层主蔓处各拉一道铁丝,在第二层铁丝之上 3040 厘米处拉第三道铁丝。 在干臂上每 2030 厘米配备一个结果部位,可行短梢修剪。 干字形树适合生长势较强的品种,在生长期长的地区也可以采用。 具体树形为:植株培养两个主干(或栽双株于一穴),分别在第一和第二道铁丝上伸出双臂,其上面分出结果部位。 新梢仍按一般习惯直立向上生长,因此需要将新梢绑缚。 在北方冻害易发生的地区,宜采用此树形。 其结构特点是双层间距离较大,上层主干离地面 180 厘米,下层离地面仅 30 厘米。 下层每年埋土过冬,在上层枝芽遭受冻害的情况下,可由下层枝蔓获得部分产量。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