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红粉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内容摘要:

2、830,相对湿度高于 85%时最易发病。 因此,该病易于在春季温度高、光照不足、通风不良的大棚或温室里发生。 (三)防治措施1、合理密植黄瓜栽培密度不仅影响到黄瓜的产量和质量,还影响黄瓜红粉病的发生和蔓延。 如黄瓜栽培密度过大,则易形成湿度大、光照不足、通风不良的环境,加重红粉病的发生。 因此,保护地黄瓜的密度宜在 3500 株/亩左右。 一些叶片、株型小的品种,密度可适当增加,但不宜超过 4000 株/亩,而叶片、株型较大的品种,则以 28003000 株/亩为宜。 2、适时绑蔓黄瓜绑蔓是为了使黄瓜茎蔓长相一致,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黄瓜的抵抗力。 黄瓜定植后 1 周,要立支架、吊绳进行绑蔓。 具体方法是在 3、定植黄瓜垄上端,每行拉一道铁丝,把吊绳的一端固定在铁丝上,下端拴在黄瓜的下胚轴上,同时将蔓引到吊绳上,在龙头接近顶面时,可随时落蔓。 3、及时整枝保护地栽培的黄瓜,因肥水充足,结果期容易发生侧枝,不但消耗养分,还影响光照,应及时摘除新发侧枝,底部老、病、黄化叶和枯萎叶,以减少养分消耗,利于通风透光。 4、及时放风,降低棚内湿度棚内湿度大易诱发黄瓜红粉病,保护地栽培是用密不透水的塑料薄膜覆盖,因此在保护适温不降低的前提下,应及时放风,让棚内外空气对流,是防治黄瓜红粉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5、合理浇灌浇水是增加保护地湿度的主要措施。 如何合理灌溉,使土壤湿润而水分又不高,已成为防治黄瓜红粉病的技术手段之一。 滴灌和膜下浇水是两种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 6、药剂防治发病初期每 710 天喷一次 80%的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或 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 1500 倍液。 黄瓜采收前 7 天停止喷药。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