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大葱栽培技术内容摘要:

2、2030 厘米,用犁开沟,沟深 30 厘米。 四、定植在我省中南部平原地区,秋大葱最适宜的定植时间在 7 月上旬。 生产上常采用移栽的方法,首先在起苗前 23 天对育苗床浇水 1 次,使土壤保持不干不湿,起苗时不困难,又不沾土。 做到随起苗,随定植栽苗。 栽苗时,深度以不埋心叶,在地面上露 710 厘米为宜,因葱秧大小不一,应保持下部整齐一致即可。 一般高产田亩栽苗 株。 原则是:肥地宜稀,薄地宜密;肥多宜稀,肥少宜密。 为了培土方便,应采用放大行距,缩小株距的方法。 即:行距多掌握在 70 厘米左右,株距 58 厘米。 五、葱秧苗定植后,老根很快腐烂,45 天后萌发出新根,新根长出,新叶开始生长。 此期的管理目 3、标主要是促进根系发生发展,一要防涝,二要松土。 如雨后田间出现沟内积水,常会造成葱叶发黄,烂根死苗,所以雨后要及时排水、中耕。 秋以后,气温逐渐降低,根系吸收功能转入旺盛期,进入了发叶盛期,对水肥的需要增加,在立秋至白露期间,浇水的原则是轻浇、早晚浇,结合浇水追施攻叶肥,每亩施用腐熟的农家肥 1500 公斤左右、过磷酸钙2025 公斤、硫酸钾 10 公斤,促进叶部快速发育。 白露以后,天气凉爽,昼夜温差加大,大葱进入了葱白形成时期,也是肥水管理的关键时期,在白露至秋分,追肥以速效性氮肥为主,以尿素为好,每亩施 20 公斤左右为宜,增施硫酸钾 15 公斤。 浇水的原则是勤浇、重浇,经常保持土壤湿润,以满足葱白的生长需要。 霜降以后,天气日益变凉,叶身生长日趋缓慢,叶面水分蒸腾减少,应逐渐减少浇水,收获前 78 天应停止浇水,以提高大葱的耐贮性。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