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作马铃薯高产的经验内容摘要:

2、避雨处,每堆种薯约 30 千克。 堆上盖湿润细土,再盖草苫子保墒。 7后待芽长 2米时,可扒开薯堆,捡出种薯,使芽见光绿化锻炼 1后播种。 芽不够长者,继续堆积催芽。 芽长以大于 2 厘米者为好,小于 1 厘米者影响产量。 二、播种在 8 月上旬播种。 播前栽培地先用旋耕犁疏松土壤,后喷施土壤调理剂免深耕 200 克亩,促进 30米深的土壤疏松通透,有利于今后薯块膨大和根系深扎,增强吸收能力。 种植密度比春作要大。 行距 60 厘米,株距 20厘米,保持每亩 5000 株,茎数 9000。 播前施商品有机肥 100 千克亩、硫酸钾型的复合肥 100 千克亩,按行距划 3 一厘米的浅沟,施入种肥,把肥土混匀。 把种 3、薯播上后,上覆 14 厘米厚的土壤,使成大垄。 垄作有遇旱能灌溉,逢涝可排水的长处。 播种后,立即浇水,直到出苗都不可断水,以保持垄土凉爽湿润。 在久旱不下雨时,浇水还有降温的作用。 三、田间管理秋作马铃薯生长期较短,在 9 月下旬以前日照较长,气温较高,有利于茎叶生长。 后期日照短,气温低,利于块茎生长,茎叶不易徒长。 因此,他在管理中采取措施尽早促进发棵。 出苗后团棵前连续追肥 2 次,每次每亩施复合肥 10 千克。 每浇一水,中耕一次,使土壤见干见湿,保持垄土疏松透气。 结合中耕培宽并加厚垄土,使垄的纵断面呈凹字形。 这种垄形使结薯期块茎处在松软土层中,有利于膨大。 在 9 月下旬前,通过勤浇水、追肥把茎叶及时促成。 喷施天然芸薹素一硕丰 481,促进生长发育。 结薯期,气温渐低,土壤蒸发量减少,只要垄土保持湿润,垄沟不干不浇。 四、收获 11 月上旬初霜,只杀伤顶部茎叶,不必急于收获。 11 月中旬收获。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