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八上苏州园林练习内容摘要:
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 3.根据下面的意思,填上合适的成语、 ( 1)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 ________ ( 2)出于自心的剪裁、创造。 ________( 3)独有的巧妙的构思。 ________ ( 4)重重叠叠的山峰、峭壁。 ________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 1)作者认为“苏州园林的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标本”现在常用来指经过处理而保存原形的动物、植物、矿物等实物样品,在文中的意思是 ________。 ( 2)苏州园林总的特征是 ________。 ( 3)本文的结构特点是 ________,语言特点是 ________。 ( 4)常见的说明顺序是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本文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 (二)能力提高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 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 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 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游览者必然也不会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 都注意图画美。 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 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 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 诸如此类,无非要游览者即使就极小范围的局部看,也能得到美的享受。 1.“景致”中“致”的意思是 ________;你能再说出几个和“镂”同义的词吗。 ________ 2.第一自然段“隔而不隔,界而未界”中,“隔”指的是 ______________,“不隔”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界”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未界”指的是 ___________ 3.第二自。苏教版语文八上苏州园林练习
相关推荐
等 不可得 等: 等同,相等。 D. 策 之不以其道 策: 马鞭子。 ( )。 ( 3 分) A. “千里马 ”比喻人才, “伯乐 ”寓指能发现和赏识人才的人。 B. 贯穿全文的中心句是 “其真不知马也 ”。 C. 作者借 “千里马 ”不遇 “伯乐 ”的遭遇 ,寄托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思想感情。 D.作者认为世界上缺乏的是人才和发现人才的人。 1 B 1 D 1 D 2020 年浙江省丽水市
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 ”呜呼。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 4 分) ( 1)一食或尽粟一石 (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3)策之不以其道 (
2、、质地疏松、排水方便的田块作苗床。 床宽 ,长度不限,以南北向为好。 每 床施土杂肥 250 千克、碳酸氢铵 5 千克、磷肥 10 千克,耕翻后整平,苗床四周筑好坝埂,以利于浇水施肥。 2浸种消毒将种薯放在50%多菌灵粉剂 300 倍液中浸泡 58 分钟,捞出凉干后上床播种。 3排种一般在 3 月上旬排种,排种时大小薯块要分级分别排放,种头朝北,约高出床面 2厘米左右。 排好后浇透水
代汉语。 ﹙每题 3分,共 9分。 ﹚ ﹙ 1﹚、 声既洪亮,节有底昂。 译文 : ﹙ 2﹚、 即起而据床颦眉,愁第五句最难。 译文 : ﹙ 3﹚、全以此名闻天下。 译文 : 1 诗歌鉴赏﹙ 8分﹚ 鹧鸪天 晏几道 十里楼台依翠微,百花深处 杜鹃啼。 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 声声只道不如归。 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叫声。
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这首诗是一首 言 诗。 ( 2分) 1这首诗中成为千古传诵、脍炙人口的佳句是。 ( 2分) 1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首联交代了作者出 游出发的地点是荆门,到达的地点是楚国。 B、颔联形象地描绘了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和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