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拓高日用化学品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制度手册(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 业、产品和技术目录》 20xx年 9月 1日 国家发改委、经贸委 国家发改委、经贸委〔 20xx〕 7号令 50 《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 工作的指导意见》 20xx年 4月 27日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安监管协调字〔 20xx〕 56号 51 《港口安全评价管理办法》 20xx年 8月 20日 交通部、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 管理局 交人劳发〔 20xx〕462号 52 《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 规定》 20xx年 6月 29日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 局令第 13号 53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20xx年 1月 1日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质技监局锅发[1999]154号 54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编制导则(单位版)》 20xx年 4月 8日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安监管危化字 [20xx]43号 55 《危险化学品名录》 20xx年 7月 16日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国家安监局公告 20xx年第 1号 56 《剧毒化学品目录》 20xx年 6年 24日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公安部等 国家安监局公告 20xx年第 1号 《剧毒化学品( 20xx年版)补充及修正表》 20xx年 6年 24日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安部等 安监管危化字[20xx]196号 57 关于印发《剧毒化学品目录( 20xx年版)补充和修正表》的通知 20xx年 6月 24日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安监管危化字[20xx]196号 58 《高毒物品名录 20xx年版》 20xx年 卫生部 卫法监发[20xx]142号 59 《 各类监控化学品名录》 1996年 5月 15日 国家化学工业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令(第 11号) 60 《特种设备目录》 20xx年 1月 19日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 局 国质检锅 [20xx]31号 61 《压力管道使用登记管理规则 (试行 )》 20xx年 7月 17日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国质检锅[20xx]213 号 62 《防雷减灾管理办法》 20xx年 6月 26日 国家气象局 中国气象局令第 8号 63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 核管理规定》 20xx年 4月 26日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 局 国家安全 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 30号 64 《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 20xx年 3月 6日 国家经贸委 国经贸安全[20xx]189号 65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 20xx年 3月 11日 卫生部 卫法监发[20xx]]63号 66 《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 1988年 6月 28日 国务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9号) 67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 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20xx年 10月 19日 公安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令(第 61号) 68 《中国造船质量标准》 20xx年 12月 27日 国防科技工业委员 会 CB/T 400020xx 69 《纵向倾斜船台及滑道设计规 范》 20xx年 12月 12日 国防科技工业委员会 CB/T 850220xx 70 《船舶建造安全管理》 1993年 11月 8日 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 CB 35151993 71 《船厂起重作业安全规程》 1997年 10月 17日 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 CB 36601997 72 《船厂厂内运输作业安全规程》 1996年 12月 23日 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 CB 37871996 73 《船厂电气作业安全规程》 1997年 10月 17日 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 CB 37861997 74 《船舶工业劳动卫生管理规程》 1996年 9月 3日 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 CB 37691996 75 《船舶涂装作业安全规程》 1991年 11月 8日 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 CB 33811991 76 《噪声作业分级( LD801995)》 1995年 7月 13日 劳动部 LD 801995 77 《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 1999年 5月 14日 交通部 JTJ 21199 78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1997年 9月 2日 电力工业部 DL/T 6211997 79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 绝缘配合》 1997年 4月 21日 电力工业部 DL/ T6201997 80 《机械工厂建筑设计规范》 1997年 2月 1日 机械工业部 JBJ 71996 81 《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 检测报警设计规范》 20xx年 10月 1日 建设部 GB 5049320xx 82 《船舶生产企业生产条件基本要 求及评价方法》 20xx年 3月 23日 国防科技工业委员会 CB/T300020xx 83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 急预案编制导则》 20xx年 9月 20日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 局 AQ/T9002— 20xx 术语和定义 术语 本手册及其它相关文件等采用《船舶修造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中的术语及定义。 其它定义及说明 工厂 、本 工厂 :是指福建 新拓高日用化学品有限公司。 部门:是指本 公司 所属的职能部(室)、作业课。 最高管理者:指工厂厂长。 管理者代表:是受最高管理者委托,全面负责建立和保持安全标准化管理的工厂最高管理层的成员,由工厂分管安全的副厂长担任。 安全标准化:为安全生产活动获得最佳秩序,保证安全管理及生产条件达到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标准等要求制定的规则。 资源:是指实施安全标准化所需的人力、财力、设施、技术和方法等。 相关方:关注企业安全行为或受其安全行为影响的个人或团体。 供应商:为企业提供原材料、设备设施及其服务的外部个人或团体。 承包商:在企业的作业现场,按照双方协定的要求、期限及条件向企业提供服务的个人或团体。 事件:导致或可能导致事故的情况。 事故:造成死亡 、职业病、伤害、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 危险、有害因素:可能导致伤害、疾病、财产损失、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识别危险、有害因素的存在并确定其性质的过程。 风险:发生特定危险事件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结合。 风险评价:评价风险程度并确定其是否在可承受范围的过程。 安全绩效:基于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控制和消除风险取得的可测量结果。 变更:人员、管理、工艺、技术、设施等永久性或暂时性的变化。 隐患:作业场所、设备或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重大事故隐患:可能导致重大人身伤亡或者重大经济损失的事故隐患。 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重大风险:是指通过风险评价,确定的不可允许或不可接受的危险。 职业病:指劳动者在生产劳动及其他职业活动中,接触职业有害因素引起的疾病。 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要求 概述 工厂 根据《 危险化学品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和《 危险化学品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评定标准》,以 5 项评定项目和 64项评定要素的要求及有关法律、法规为指导,以改进安全管理工作,预防、减少各类事故和劳动疾病,增强顾客、员工、相关方满意度和期望为目的,建立安全标准化管理,并根据需要形成文件,同时保持安全标准化管理文件的充分性、有效性和适宜性,促进实现管理绩效的持续改进。 工厂各部门依据总要求做好组织和实施工作。 依据工厂安全标准化管理策划结果,明确了工厂安全管理过程的先后顺序、过程间的相互作用、主控部门、配合部 门等。 明确了工厂各级人员在安全标准化管理中应承担的管理职责,并从管理承诺、关注焦点、管理策划、重大危险因素(风险)管理方案的策划与控制、职责、权限、沟通以及在法律法规的搜集、识别、利用、管理考评资料的准备等诸方面对工厂管理层提出了要求。 明确了以集团公司下达的安全工作目标为基础,确定我厂安全管理目标,并规定了分解、细化、落实到工厂各部门的目标。 为保证工厂安全标准化管理活动的有效实施,在人力资源需求方面、岗位技能要求、安全绩效考评方面、推行培训方面,工作环境主要从现场管 理、工业卫生、安 全防护及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等方面提出要求。 在产品实现的有关活动中,将安全生产贯穿始终,从危险源的辨识、控制、重大危险因素(风险)管理方案的制定、实施,生产作业场所安全标识、安全防护设施、劳动防护用品配置,各生产过程安全运行控制等方面都提出了具体的控制要求。 为不断改善安全管理绩效,随时发现安全标准化管理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在监视、测量和改进等活动中提出进行监视和测量方法。 明确对外通过采用上级部门检查指导、安全标准化外部检查考评等方式对安全标准化管理 绩效进行监视和测量;对内通过内部管理考评、职能部门业务指导、检查、员工安全意见搜集、直接上级对直接下级的业务指导、检查等方式,发现管理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寻求机会,加以改进。 为最大程度的减少事故、事件、不符合给工厂带来的损失,本手册从事故、事件、不符合的控制、应急预案的制定、响应、纠正和预防措施等方面给予了规范。 管理模式 公司 采用计划 (P)、实施 (D)、检查 (C)、改进 (A)的动态循环、持续改进的系统化管理模式来建立安全标准化管理。 通过确立安全标准化管理方针、目标、管理职 责、资源管理、测量、分析和改进、管理考评等过程使其保持动态循环,以实现 公司 安全管理绩效的持续改进与提升。 原则 工厂结合自身特点,依据《 危险化学品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和《 危险化学品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评定标准》,开展安全标准化。 本工厂安全标准的建设,以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为基础,树立“任何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理念,与企业其它方面有机结合起来,注重科学性、规范性和系统性。 安全标准化的实施,应体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安全监督管理原则,通 过有效方式实现信息的交流和沟通,不断提高安全意识和安全管理水平。 安全标准化采取工厂自主管理,安全标准化考核机构考评、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监督的管理模式,持续改进企业的安全绩效,实现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安全标准化实施阶段 实施安全标准化的建立过程,包括初始评审、策划、培训、实施、自评、改进与提高等六个阶段。 初始评审阶段:依据法律法规及规范要求,对企业安全管理现状进行初始评估,了解企业安全管理现状、业务流程、组织机构等基本管理信息,发现差距。 策划阶段: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的要求,针对初始评审的结果,确定建立安全标准化方案,包括资源配置、进度、分工等,进行风险分析;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台帐、档案、记录等;确定企业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 培训阶段:对全体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标准化相关内容培训。 实施阶段:根据策划结果,落实安全标准化的各项要求。 自评阶段:对安全标准化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发现问题找出差距,提出完善措施。 改进与提高阶段:根据自评 的绐果,改进安全标准化管理,不断提高安全标准化实施水平和安全绩效。 管理要素 依法经营 工厂必须依法经营,法律法规规定必须获得相应许可证的经营项目,应依法取得相应经营项目许可证。 安全生产方针、目标 (1) 方针 工厂应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 工厂主要负责人应依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结合企业实际,确定工厂安全标准化管理方针。 工厂安全标准化管理方针: 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科学管理,确保 安全。 (2) 目标 工厂安全标准化管理总目标: ① 重大安全事故伤亡为 0; ② 轻伤< 2‰; ③ 重大设备、火灾爆炸事故为 0; ④ 隐患治理完成率 100%。 ⑤ 职工安全教育率达到 100%。 ⑥ 预防并杜绝职业病的发生。 运用安全生产科学管理方法使安全生产管理实现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以所制定的安全生产目标,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争创安全生产二级达标企业。 组织机构、人员和职责 1) 组织机构、人员 ( 1)工厂建立安全生产委员会,由工厂厂长担任主任,各副厂长担任副主任,各生产车间及各 职能部门的第一责任人为成员,由此构成安全生产管理网络,并规定相应职责。 ( 2)工厂设置有安环保卫部,为安全生产管理主管部门,具体负责工厂的安全、环保工作。 安环保卫部设 14 名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 3)工厂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进行学习,掌握和提高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