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核桃干腐病的防治内容摘要:

2、危害幼树,特别是刚投产前后的山核桃树,但老树也有波及。 该病开始发生于树干的中、下部,随着病程的进展,逐渐向树干的中上部和枝条上蔓延。 初期病斑明显,出现黄褐色、水渍状、近圆形或不规则形,随着病害的扩展,病斑呈黑色,树皮微突,用手指按压,流出带泡沫的液体,有酒糟气味。 该病的病原菌以菌丝体在病组织上越冬,翌年春季 45 月产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并随带菌苗木和接穗等繁殖材料的调运而作远距离传播。 病菌从苗木伤口和皮孔侵入。 为害期从 3 月下旬开始,直到 11 月为止。 山核桃树种植密度大,氮肥施用多的发病重;幼树比大树发病重;管理粗放的林子及生长不良的树发病重;阳坡比阴坡重。 病株上的病斑少则几个,多则几十个,对山核桃的生长和产量影响很大,甚至可造成整株枯死。 林业技术人员通过反复对比试验,对此病开出了防治“药方”:首先是要在秋冬落叶后或春季新叶萌生前清除重病枝杆集中烧毁。 对病斑少的树干,可用小刀刮除并涂药,然后用拌有药剂的黄泥浆进行刮口处理;对病斑多的树干可在病斑处划几道横竖线,并喷药,药剂可用 80%402 抗菌剂 200 倍液,发病严重的林子要连喷 3 次,每隔 5 天一次,45 月份为孢子释放期,对发病的山核桃树及地面进行喷药消毒,杀死病菌。 在对病树进行防治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其抚育管理,增施有机肥料,促进其健康生长,达到从源头上遏制疫情的目的。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