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病毒病的综合防治内容摘要:

2、落。 (2)发病条件:黄瓜花叶病寄主很广,主要在多年生杂草及保护地蔬菜上越冬,第 2 年由蚜虫传播。 烟草花叶病毒在带毒的土壤中、病残体、种子及卷烟中越冬,主要通过播种、分苗、定植、整枝等由汁液接触传播。 病毒病的发生与环境条件、栽培技术有密切的关系。 高温、干旱、日照强度过强,有利于蚜虫的发生、繁殖,而对辣椒的生长不利,降低辣椒的抵抗能力,导致病毒病发生严重;氮肥用量过多,植株生长柔嫩,或地势低洼,土壤瘠薄、板结、粘重或春植辣椒定植过迟等的地块发病较严重;与茄科作物连作,发病严重。 (3)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 根据各地栽培习惯选用抗病品种,一般叶细长、果实为牛角形或羊角形的辣椒比叶大而阔、果实为灯笼 3、形的甜椒抗病毒病,耐热品种比耐寒品种抗病毒病。 较抗病的甜椒品种有农大 22 号、农发甜椒、农乐甜椒、中椒5 号、甜杂 6 号等。 种子消毒。 用 10%的磷酸三钠水溶液浸泡 20 分钟,捞起种子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再催芽或播种,消灭种子上传播的病毒。 或将充分干燥的种子置于 70的恒温箱内干热处理 3 天。 进行种子消毒。 加强栽培管理。 适时早播,培育壮苗,实行 2 年以上轮作,田间多施用腐熟的有机肥。 推广地膜覆盖栽培技术,适当提早定植,提高温度、湿度,促进辣椒早发、快发,增强抗病能力。 采用先进技术,推广应用遮阳网,防止高温和烈日曝晒。 或采用与玉米、豇豆、菜豆、瓜类等高秆作物间作,避免强光高温危害。 及时防治蚜虫。 药剂防治。 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可用 20%病毒 A 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或 50%菌毒清水剂 300 倍液,或新植霉素 2000 倍液,或 病灵乳剂 1000 倍液,交替使用,每隔 710 天 1 次,连续防治 34 次。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