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烂果原因及其防治内容摘要:

2、烂。 发病初期可喷 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或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隔 710 天喷 1 次,连喷 23 次。 设施内可用 10%速克烟剂和 45%百菌清烟剂熏治,每 667 平方米用量 250300 克,每 7天 1 次,连熏 23 次。 三、辣椒炭疽病引起的烂果。 辣椒炭疽病主要为害果实。 发病初期可用 80%新万生 1000 倍液,或 80%炭疽福美 800 倍液或 50%多菌灵 600 倍液,或 70%甲基托布津 800 倍液防治。 四、辣椒软腐病引起的烂果。 多发生于近果柄处,在萼筒周围初生很小的水渍状暗绿色病斑,迅速扩展,整个果实变为绿色,软腐,果实内部的组织 3、腐烂,病果呈一大水泡状。 果皮破裂后,内部液体流出,仅存皱缩表皮。 防治:用 72%农用链霉素 4000 倍液或 菌剂 500 倍液,隔 7 天喷 1 次,连喷 23 次。 五、辣椒灰霉病引起的烂果。 果实发病多从果蒂开始,果皮变成灰白色,呈水渍状软腐。 病斑很快扩展至半果或全果,并密布灰白色或灰褐色霉状物。 发病初期可喷 50%速可灵 15002000 倍液,或 50%多菌灵 500 倍液,或 70%代森锰锌 500 倍液,或 70%甲基托布津 1000 倍液。 每 7 天喷 1 次,连喷 23 次。 六、辣椒脐腐病引起的烂果。 生理性病害,多因水分供应失常缺钙造成。 果实脐部发病初期呈暗绿色水渍状病斑,后扩大、皱缩、凹陷、变褐,常因寄生其他病菌而变黑或腐烂。 发病初期可喷洒 1%过磷酸钙或 化钙,隔 7 天喷 1次,连喷 23 次。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