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叶部病害防治内容摘要:

2、子盘。 该病亦可危害茎和叶梢,在茎和叶梢上形成短条形病斑,亦长有黑色小粒点,严重时可使叶片下垂,但仍保持绿色。 姜眼斑病。 首先在叶片上形成褐色小点,后扩为梭形,形似眼睛,故称眼斑病。 病斑呈灰白色,边缘褐色较浅,病斑大小为 5米3米,病部四周黄晕明显或不明显,湿度大时病斑两面生暗灰色到黑色霉状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二、病害发生条件。 以上叶部病害均由真菌引起。 病菌主要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并借风雨、昆虫或农事操作进行传播蔓延。 高温、高湿有利于病害的发生;连作地、种植过密、通风不良,氮肥过量、植株徒长的发病重;地势低、土质黏瘦亦利于病害的发生。 三、防治技术。 生姜叶部病害的防治应采取以农业防治 3、为基础,以化学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1、农业防治:以肥水管理为中心的栽培防病。 提倡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增施磷、钾肥和有机肥,避免偏施或过施氮肥。 适量浇水,及时中耕培土,及时清除杂草,降低田间湿度。 重病地可实行轮作,最好与禾本科或豆科作物进行 3 年以上轮作。 秋冬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田间发病后及时摘除病叶并集中深埋或烧毁。 2、化学防治。 发病初期开始喷洒化学药剂防治,可选喷 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或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800液,或 30%氧氯化铜悬浮剂 300液,或 27%铜高尚悬浮剂 600 倍液,或 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 倍液,或 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或 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600液,隔 7喷 1 次,连喷 3。 注意以上农药应轮换使用。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