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化市北林区马铃薯疫病的成因及防治对策内容摘要:
2、病力差,发病重,2005 年发病覆盖面达 60%以上,公顷产量在 1750020000正常年份比减产辐度达 35%41%。 户缺乏预防意识前些年,北林区气候异常,偏于干旱,疫病发生较轻,一些农产存在侥幸心理,见病防病,甚至不防,缺乏预防意识,以至错过最佳治疗期。 剂效果不够理想从近几年药剂防效筛选试验结果看,一般药剂对晚疫病只有预防作用,没有治愈的功能,特别是发病后用药效果不理想。 在这样的前提下,随着农资市场的放开,农药品种繁多,又有大量低含量产品涌入市场,虽防但效果不够理想,挫伤了农产预防的积极性,导致疫病发生有上升趋势。 2 低菌源,减少中心病株种薯入窖前必须充分晾晒和严格挑选;除此之外,在播种 3、前,对芽块用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或 72%杜邦克露可湿性粉剂叶喷,杀死附在种薯表面的晚疫病病菌。 具体做法:用 50g 上述任一药剂,加水23L,用喷雾器均匀喷在芽块上,以麻袋覆盖闷 1224h 即可。 用脱毒种薯,提高品种抗性目前高抗病的品种还没有,只能选用有一定市场前景,并且田间抗性较强的品种,最好选用无病的脱毒种薯。 用早熟品种,适期早播北林区晚疫病多在 6 月下旬发生,如果选用早熟品种,采取适期早播,避开晚疫病的流行时间,从而减少损失。 前割秧,减少病菌在晚疫病流行年份,发病严重地块提前割除地上秧,及时运出地外。 这样不仅能减少病菌落地,还可以通过阳光暴晒,杀死病菌,从而减少薯块的感染率。 期用药,提高防效用 72%的杜邦克露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10%科佳悬浮剂 2000 倍液或 50%福帅得悬浮剂 2000 倍液叶喷预防,时期为 6 月中旬,隔 7天一次,连防 34 次。 专利查询。绥化市北林区马铃薯疫病的成因及防治对策
相关推荐
CF3 分子结构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个碳原子有可能都在一条直线上 个碳原子不可能在一条直线上 个碳原子有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 个碳原子不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 解析: 由乙烯、乙炔分子的空间构型可推出该物质的分子中 6 个碳原子有可能在同一平面上,但不在同一直线上。 答案: BC 启示: 利用已知分子的空间构型可推测未知物的空间构型,如由 CH4 可知 CClF3 为四面体;由 CH2CH2
入液面以下, ② 不正确;为了避免滴加液体时带入 O2,制取 Fe(OH)2时,胶头滴管应插入液面以下, ③ 正确; Cl2 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不会引起倒吸,且 Cl2有毒,不能排放到空气中, ④ 正确;蒸馏时,温度计的水银球应位于蒸馏烧瓶支管口处, ⑤ 不正确。 5.用下列装置制取并收集 NO2气体,其中最合理的是 ( ) 解析:选 C。 铜和浓硝酸反应的产物是二氧化氮,其密度比空气大
+) =c( Cl) 解析: 对一定浓度的弱酸溶液加水稀释时,由于在稀释的过程中,又电离出 H+,稀释的倍数比 c( H+)的倍数小,依据电荷守恒,判定 B正确, D右边漏 c(OH)是错误的。 答案: B ,下列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现象与对应的图形相符合的是( ) HNO3溶液中 Ba( HCO3) 2溶液中 解析: 因为 NaHSO3与 HNO3反应时,被氧化成 24SO ,所以无气体生成。
的 pH=11,若不考虑 KW值的变化,则该温度下氢氧化镁的溶解度是 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的密度为 gcm3)。 解析: Mg(OH)2 的电离方程式为: Mg(OH)2====Mg2++2OH 1 mol 2 mol mol11141010 设 Mg(OH)2 的溶解度为 S,溶液的体积为 1 L, 根据溶解度的计算式: 58∶ 1 0001=S∶ (10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