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树细菌性穿孔病防治内容摘要:

2、。 结合修剪,剪除病枝,清除落叶,集中烧毁。 现在农药市场来看,农用链霉素或青霉素质量参差不齐,甚至有的产品没有含量,用了这样的产品,防治的效果很差或没有防治效果,所以,要选择质量可靠的产品来防治。 理选药用药。 桃树穿孔病分为细菌性穿孔病和真菌性穿孔病。 细菌性穿孔病发病初期,叶片背面呈水渍状,多角形;叶片正面病斑呈多角形或不规则形,进一步发展叶片病斑脱落,形成穿孔,严重时穿孔连片,形成大的缺刻或孔洞。 真菌性穿孔病发病初期叶片上的病斑近圆形,呈褐色,病斑落后形成近圆形穿孔。 真菌性穿孔病病斑较细菌性穿孔病病斑偏大。 所以,只有分清了他们的区别才能在用药上做到有的放矢,如选择叶枯唑类、二氯异氰尿酸钠类、氯溴 3、异氰尿酸类、中生菌素类等,来防治细菌性穿孔病。 择特效农药,喷药保护。 发芽前喷 5 波美度石硫合剂或 45%石硫合剂结晶 30 倍液进行彻底清园。 发芽后,因为春季溃疡斑是该病的主要初侵染源,所以,这一时期要合理选择农药,如 20%裁菌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20%赛高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或 50%超铜水溶性粉剂 1500 倍液+3%克菌康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 以上这些农药对真菌、细菌均能防治,效果甚佳。 正必绿 2 号悬浮剂 2000 倍液,或 20%裁菌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或 50%超铜水溶性粉剂 1500 倍液+3%克菌康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防治,内吸性杀菌剂与保护性杀菌剂结合使用。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