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蛀螟的发生与综合防治内容摘要:

2、择性强,基本上产在桃的晚熟品种和石榴上;7 月中、下旬发现第 2 代初孵幼虫,盛期在 8 月上、中旬;7 月下旬即发现有幼虫老熟化蛹。 化蛹盛期在 8 月中、下旬。 由于晚熟桃开始采收,以后发生成虫转移到其它作物上产卵,继续为害。 桃柱螟的成虫对黑光灯有强趋性,对糖醋液也有趋性,成虫有夜出昼伏现象。 桃蛀螟的发生与雨水有一定关系,一般 4份多雨有利于发生,相对湿度在 80%时,越冬幼虫化蛹和羽化率均高。 二、防治措施农业防治 1、加强田间管理,对修剪下来的枝条和摘除的虫果,要集中沤肥;秋季采果前于树干绑草,诱集越冬幼虫,早春集中烧毁。 2、铲除果园周围的越冬寄主。 同时,要在第 2 年 5 月上旬前,处理玉 3、米、高粱、向日葵等作物的秸秆和花盘,减少越冬虫源基数。 化学防治因为桃蛀螟属于钻蛀性害虫,为害期间隐蔽性强,防治时应抓住防治适期,即幼虫孵化初期。 1、成虫的防治:可于成虫的发生期和产卵盛期,在田间喷施 50%的敌敌畏 1000 倍液,来防止成虫产卵,可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于成虫发生期,可用黑光灯或糖醋液诱杀成虫。 另外,有条件的果园,可采用套袋防虫。 2、幼虫的防治:于 5 月下旬左右(第 1 代幼虫孵化初期),喷施 50%的杀螟松 1000液,或喷施 90%的敌百虫 1000液,或喷施20%的杀灭菊脂 2000液,7 天后再喷 1 次,可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于 7 月中旬(第 2 代幼虫孵化初期),可用同样的药剂处理。 另外,对果园桃蛀螟的防治与果园周围的其它寄主作物一起防治,效果好。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