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芦笋栽培技术要点内容摘要:

2、用筛子将土均匀地筛在畦面上,覆土厚 2 厘米左右。 大面积育苗,可以撒播。 4、保温保湿:播种后要立即覆盖塑料薄膜。 保持 5 厘米以下地温白天 25夜间 15出齐苗后,畦内温度超过 32要及时揭膜,进行炼苗,以增强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 二、后期管理1、定植地选择:芦笋对于酸碱度的要求不甚严格。 凡 在 间的土壤均可进行栽植。 定植前的准备: 挖定植沟在经过深翻整平的地面上,按南北行向,按行距要求打好直线,沿直线挖定植沟,沟宽 40 厘米,沟深 40米。 施肥填沟:将土杂肥拌土填入沟内。 使沟面略低于原地平面,耧平沟面,并将垄面整成中间高,两面低的小拱面,整细,耧平。 2、起苗定植:待芦笋幼苗地上茎长出三根 3、以上时即可进行移栽定植。 起苗时先沿笋苗行中间,用铁铲割成方块,然后带土块将苗起出,按株距 25 厘米,植于定植沟间,笋苗鳞茎盘低于定植沟表面 10米。 然后浇水自然塌实,等水渗下后,适时松土保墒。 3、定植后的管理定植后要视墒情适时浇水,若发现蚜虫危害要及时喷洒 1000 倍乐果乳剂进行防治。 为加速笋苗生长,7份每 667 平方米追施复合化肥 30斤。 立冬前后普浇一次大水,然后适当培土,一般 10米,保墒保温,保护幼笋安全越冬。 在定植方面因绿笋采收时不需培垄,所以密度比白笋大些,一般行距 ,株距 25 厘米。 绿芦笋采收期的长短要根据芦笋上年的生长情况而定。 在采收期为满足嫩茎抽发时对养分的需求,可追施 2 次速效肥,一般成龄笋每次施 30斤。 因为绿芦笋不需培土采收,因此对土壤湿度反映比白笋敏感,所以采笋期一定要适时浇水,确保嫩茎发的快,长的直,不散头。 采笋期内注意防治虫害。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