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灰霉病内容摘要:
2、。 病菌菌丝发达,有隔;分生孢子梗长而粗壮,褐色,较直,上部具分枝,分枝上生出小梗,小梗顶端膨大,聚生葡萄穗状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椭圆至卵形,单胞,无色。 后期病菌可产生深褐色、球形或扁粒状的菌核。 发病规律病菌越冬场所广泛。 菌核在土壤里,菌丝体及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土表及土内,以及种薯上,均可越冬,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来源。 在田间,病菌分生孢子借气流、雨水、灌溉水、昆虫和农事活动传播,由伤口、残花或枯衰组织侵入,条件适宜,多次进行再侵染,扩展蔓延。 病菌发育喜 1620的低温和 95%以上的高湿,湿度影响尤为重要。 低温高湿、早春寒、晚秋冷凉时发病重。 重茬地、密度过大、冷凉阴雨等病害易于侵染。 干燥、阳光充足 3、时病斑扩展受到抑制。 增施钾肥可降低块茎侵染比率。 收获后块茎在低温高湿下贮存,不利于伤口愈合,会加重侵染和腐烂。 防治措施(1)重病地实行粮薯轮作;高垄栽培,合理密植,减低郁蔽度;春季适当晚播,秋薯适当早收,避开冷凉气温;增施钾肥,提高植株抗性;适当灌水,提高地温,增强伤愈力;清除病残体,减少侵染菌源。 (2)发现初期病株,立即喷药。 可选用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600倍液,或 4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或 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 1000倍液,或 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 1000倍液,或 6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 1000倍液,或 60%灰霉克可湿性粉剂 800倍液,或 40%施佳乐可湿性粉剂 800倍液。 (3)种薯收获后干燥高温下阴干一段时间,促进伤愈,减少侵害发病。 专利查询。马铃薯灰霉病
相关推荐
时可借助函数的图象来判断两个函数是否相等 . ( 4)即使定义域和值 域分别相同的两个函数也不一定相等 .如函数 2 +1yx 与 31yx,它 们的定义域和值域都是实数 R,但它们的对应关系不同,所以这两个函数不相等 . 1.已知函数 ( ) 2| |f x x ,则下列哪个函数与 xfy表示同一函数 A. 2( ) ( 2 )g x x B. 2( ) 2h x x C.
listen to music. A. drawing near B. draw near C. is drawing near D. is drew near 5. Once a country with over 942 million ______ in poverty, China has now reduced this to 55 million. A. lived B.
2、显减少,较对照降低 10。 采收的马铃薯外表浑圆光洁,大小均匀,破损率低。 选用良种。 选用东农 303 等早熟良种,长势强,块茎形成早,极早熟,生育期60 天左右(出苗到收获),抗性较强,耐涝性好。 精细整地。 利用晚稻收割以后的冬闲田种植马铃薯,先在稻田板面上每亩均匀撒施有机肥 25003000 公斤,配施尿素 斤,过磷酸钙 15 公斤。 按畦宽2 米(连沟做畦,沟宽 20 厘米,沟深
2、叶片的叶尖和叶缘变褐变焦枯,叶面上常出现褐色坏死斑点或斑块,小叶叶尖萎缩,叶片向下卷曲,叶脉下陷;缺钾严重时植株呈“顶枯”。 预防措施:缺钾土壤增施钾肥作基种肥。 应急措施:同缺磷症。 缺钙症幼叶变小,小叶边缘呈淡绿色,茎节间缩短,植株顶部呈丛生状。 预防措施:在酸性较强的土壤中易出现缺钙现象,可撒施一部分石灰补充土壤中钙素的不足或调整土壤。 应急措施:叶面喷施 过磷酸钙水溶液,每隔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