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葫芦病毒病的无公害防治技术内容摘要:

2、传播。 一些多年生田间杂草是黄瓜花叶病毒多年生宿主,有的又是蚜虫越冬场所。 春季在这些杂草上繁殖后,随着迁飞直接将病毒传到附近西葫芦田,通常在田边、地头首先发病。 高温、干旱、光照强的条件下发病严重。 (2)防治方法农业防治种子用 10磷酸三钠溶液浸种 20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催芽播种:增施有机肥,早种早收,避开蚜虫及高温和发病盛期;苗期少浇水、勤中耕,促进早发根早缓苗,提高植株抗性;结果期肥水和温湿度调节要适宜,防止植株早衰;早期发现病株,及时拔除销毁,打杈、摘瓜时注意防止病毒传播。 生长期间注意防治蚜虫传毒。 药剂防治病毒病目前尚无理想的防治药剂,可试用以下三类阻止剂。 一是病毒的钝化物质,如豆浆、牛奶、鱼血等高蛋白物质,清水稀释 100液喷于植株上,可减弱病毒的侵染能力,钝化病毒。 二是保护物质,例如褐藻酸钠(海带胶)、高脂膜等喷于植株上形成一层保护膜,阻止和减弱病毒的侵入。 三是增抗物质,被植株吸收后能阻抗病毒在植株体内的运转和增殖。 如发病初期喷施 83 增抗剂 200 倍液,或病毒A 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或 5菌毒清水剂 300 倍液防治,或 15的植病灵乳剂 1000 倍液,7 1 次,连喷 2。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