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20xx-20xx学年九年级物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内容摘要:

2)乙球吸引丙球,丙有可能带异种电荷,也有可能不带电,故 CD错误. 故选 B. 【点评】 在根据物体间的作用规律判定物体带电情况时,要注意两者相互吸引有两种可能: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因此考虑问题要全面. 10.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 S1﹑ S2断开或闭合时,下列关于三灯连接的情况中错误是( ) A. S1﹑ S2都断开, L1﹑ L3串联 B. S1﹑ S2都闭合, L1﹑ L2并联 C. S1断开, S2闭合, L1﹑ L3串联 D. S1断开, S2闭合,只有 L1能发光 【考点】 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 【分析】 根据电流的流向,按照题目中的开关闭合情况,分析电流流经哪盏灯泡,则可以判断哪盏灯亮,结合串并联电路判断出灯泡的连接方式. 【解答】 解: A、当 S S2都断开时,电流从正极出发后以次流经灯泡 L L3,所以灯泡 LL3亮,它们的连接方式是串联;故 A正确; B、当 S S2闭合时,电流从正极出发后分别流经 灯泡 L L2,然后回到电源负极,所以灯泡 L L2亮,它们的连接方式是并联;此时 L3短路,无电流,灯不亮;故 B正确; CD、当 S1断开、 S2闭合时,电流从正极出发后经灯泡 L1回到电源的负极,所以 L1能发光,此时 L2断路, L3短路,均无电流所以它们都不亮.故 C错误, D正确. 故选 C.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串并联电路的判断,知道通路、短路和断路的特点. 11.如图所示电路,两盏相同的电灯在闭合开关后都能发光.过了一会儿,两盏电灯突然同时都不亮了,且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均变为零.如果电路只有一处故障,则故障可 能是( ) A.电灯 L1断路 B.电灯 L2断路 C.电灯 L1短路 D.电灯 L2短路 【考点】 电流表、电压表在判断电路故障中的应用. 【分析】 电路故障分为短路和断路.如图灯 L1和灯 L2串联,电压表测灯 L2两端电压.在闭合开关后两盏电灯突然同时都不亮了,且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均变为零.如果是电路短路,电路中还有电流.则电路为断路,电路中无电流. 【解答】 解: A、电灯 L1断路,则整个电路中都没有电流,灯都不亮,电表无示数.符合题意. B、电灯 L2断路.则电压表会与灯 L1串联,电压表分担电源电压有示数,灯不 亮,电流表无示数.不合题意. C、电灯 L1短路,灯 L2会分担电源电压,会变亮,电表有示数.不合题意. D、电灯 L2短路,电压表也短路无示数.但灯 L1会分担电源电压,会变亮,电流表有示数.不合题意. 故选 A. 【点评】 此题考查了电路故障,要学会使用电流表、电压表来检测电路故障. 12.在下列常见的生活事例中,用做功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喝很热的茶时,先向水面上吹吹气 B.冬天写作业时手冷,用嘴向手上呵呵气 C.给自行车打气时,气筒壁会发热 D.阳光下,太阳能热水器中的水温升高 【考点】 做功 改变物体内能. 【分析】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热传递过程是能量的转移过程,而做功过程是能量的转化过程. 【解答】 解: A、喝茶时吹气是为了增快蒸发,而蒸发时需要吸收热量,是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的,不符合题意; B、对手哈气是热量由水蒸气转移到手上,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手的内能,不符合题意; C、打气时活塞压缩气体,机械能转化为气体的内能,使气体的内能增加,升温的气体通过热传递使筒壁的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改变了物体的内能;符合题意; D、太阳能热水器是利用太阳能的照射把热量转移给了水,使水的 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水的内能,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点评】 此题是考查对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辨别,是中考热点,属于易错题目. 13.在如图所示的电路连接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灯泡 L1和 L2并联,电流表测的是 L1支路的电流 B.灯泡 L1和 L2并联,电压表测量的是电源电压 C.灯泡 L1和 L2串联,电压表测的是 L2的电压 D.灯泡 L1和 L2串联,电压表测的是 L1的电压 【考点】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电流表的使用;电压表的使用. 【分析】 串联电路电流只有一条 路径,各处电路相等,用电器不能独立工作;并联电路:电流有两条或两条以上路径,各用电器可以独立工作,各支路电压相等. 电流表与被测电路串联,电压表与被测电路并联.由此分析判断. 【解答】 解:电压表在识别电路时可以看成是开路, 由图,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通过电流表和 L开关和 L2回到电源负极,所以灯光 L1和 L2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 L1两端电压.故 ABC错误, D正确. 故选 D. 【点评】 本题考查电路的识别,掌握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规则,识别电路时,电流表可以看成是一根导线,电压表断路. 14. 如图所示电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断开 S,通过 L1的电流比 L2大 B.断开 S,通过 L1与 L2的电流一样大 C.闭合 S, L1和 L2都会亮 D.闭合 S, L2会更亮 【考点】 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 【分析】 串联电路的特点: ① 串联电路只有一条电流路径; ② 串联电路中各电路元件相互影响,不能独立工作; ③ 串联电路中,一个开关可以控制整个电路; ④ 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解答】 解: AB、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所以断开 S,通过 L1与 L2的电流一样大,故A错误, B正确; CD、闭合 S, L1亮,但 L2短 路,不会亮,故 CD错误. 故选: B.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是一道基础题,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 15.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水使之沸腾,当软木塞被蒸气推出时,管口会出现白雾.关于这个过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软木塞被推出时,管口的白雾是水汽化形成的 B.此实验过程只涉及到一种改变内能的方式 C.软木塞被蒸气推出之前,管里的水沸腾时温度不变 D.蒸气把木塞推出时的能量转化情况与内燃机的做功冲程相同 【考点】 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分析】 ( 1)水蒸气遇冷会发生液化,从气态变为液态; ( 2)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 ( 3)水的沸点与大气压强有关,在 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 100℃ ,气压越大,水的沸点越高; ( 4)对物体做功时,机械能转化为物体的内能,物体的内能增大;物体对外做功时,物体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物体的内能减小.并据此可判断能量的转化形式. 【解答】 解: A、试管口的 “ 白雾 ” 是水沸腾产生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故 A错误; B、水在沸腾前的升温过程中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吸收热量,获得内能;在软木塞被冲出试管口的过程中,水蒸气的内 能转化为软木塞的机械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的,故 B错误; C、在 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 100℃ ,气压越大,水的沸点越高,试管中的水处于密闭状态,水在沸腾过程试管中气压在增大,沸点升高,故 C错误; D、在此过程中,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软木塞的机械能,与内燃机的做功冲程能量转化相同,故 D正确. 故选 D. 【点评】 此题来源于课本插图,考查了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和能量转化的知识,要求学生在学习中一定要注意课本上的插图,明白插图蕴含的物理意义. 16.某同学观察他家里的电动自行车后发现:不管捏紧左边还是 右边的车闸,车尾的一盏刹车指示灯均会亮起,而拨动扶手旁向左或向右的转向开关时,车尾只有对应一侧的转向指示灯会亮起,下列指示灯的示意图合理的是 ( ) A. B. C. D. 【考点】 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分析】 不管捏紧左边还是右边的车闸,车尾的一盏刹车指示灯均会亮起,可知车尾的一盏刹车指示灯由两个开关控制; 而拨动扶手旁向左或向右的转向开关时,车尾只有对应一侧的转向指示灯会亮起,说明车尾转向指示灯由两个开关分别控制; 然后根据并联电路电流有多条通路,各支路互不影响分析即可. 【解答】 解: 不管捏紧左边还是右边的车闸,车尾的一盏刹车指示灯均会亮起,说明这两个开关都能控制指示灯,而且两开关互不影响,即两开关并联; 电动自行车的前后转向灯可以单独工作,所以它们是并联的.拨动扶手旁向左或向右的转向开关时,车尾只有对应一侧的转向指示灯会亮起,说明由两个开关而且一个开关控制一个灯泡,综上分析,只有 D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 D.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串并联电路的区别,首先要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关键是看用电器能否单独工作. 二.填空题:(共 12分,每空 1分) 17.一般来说,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总保持在 0 ℃ ,用质量相等的 0℃ 的水和 0℃ 的冰来冷却物体, 冰 的冷却效果较好(选填 “ 水 ” 或 “ 冰 ” ). 【考点】 摄氏温度及其计算;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 【分析】 因为 0℃ 的冰熔化为 0℃ 的水时要吸收大量的热,而温度保持 0℃ 不变,当冰全部熔化后,再吸热,水才能升温;而 0℃ 的水吸热后直接升温,因此不难判断谁 的冷却效果好. 【解答】 解:用 0℃ 的水冷却物体, 0℃ 的水吸热水温慢慢升高; 用 0℃ 的冰冷却物体时,由于冰是晶体,吸收了物体放出的热量后先熔化为 0℃ 的水,当全部的冰都熔化为 0℃ 的水后,再吸热, 0℃ 的水温度开始升高. 比较可 知:用质量相同的 0℃ 的水和 0℃ 的冰来冷却汽水, 0℃ 的冰比 0℃ 的水多了一个熔化吸热的过程,故 0℃ 的冰冷却效果好. 故答案为: 0,冰.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态变化过程中伴随着吸热或放热,这是中考常常涉及的问题,学生要掌握哪些过程吸热,放热. 18.小夏在探究 “ 物质的放热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 时,分别用质量相等的水和另一种液体进行了实验,并用图象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处理,如图所示.实验中,水和另种液体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分析图象可以得出: 甲 物质为水,另一种液体的比热容为 10 3 J/( Kg℃ ). 【考点】 探究比热容的实验. 【分析】 ( 1)选同样的加热时间,甲和乙吸热相同,根据温度变化的多少判断,温度变化多的比热容小,温度变化少的比热容大,据此分析判断. ( 2)根据甲、乙两种液体的比热容的大小判断出哪一种液体是水,由题知,分别用质量相等的水和另一种液体进行了实验,相同时间水和液体放出的热量不相同.而水和液体的质量相同,根据吸热公式求液体的比热容. 【解答】 解:( 1)时间相等时,两种液体放出的热量相等,由图示可以看出,乙液体的温度降低的快,甲液体温度降低慢; 利用热量的计算公式 Q 吸 =cm△ t可知 ,在质量相等、初温相同、放热也相同的情况下,谁的温度降低得快,它的比热容小; 所以,甲液体的比热容大,所以若 A、 B两种液体中,一种液体是水,则这种液体一定是甲液体, 由图可知:液体的初温是 60℃ ,加热 15 分钟后甲液体的末温是 40℃ , 则水放出的热量: Q 放 =c 水 m 水 ( t 水 ﹣ t0) = 103J/( k。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