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疫霉病发生及防治内容摘要:

2、枯萎病的主要区别。 果实被害,多从花蒂部发生,病部皱缩,呈暗绿色软腐,表面长有灰白色稀疏霉状物,病瓜迅速腐烂,并发出腥臭味。 二、侵染途径病菌以菌丝体、卵孢子或厚垣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 借灌水、气流、风雨等进行传播蔓延,种子也可传病,但带菌率不高。 接触到寄主的菌丝体,或传播到寄主上的卵胞子、厚垣孢子萌发后直接穿过表皮侵入寄主体内,引起南瓜发病。 发病植株在潮湿的条件下,病斑上可产生孢子囊,孢子囊或其萌发的游动孢子又可借风雨、气流、灌水进行再侵染,使病害传播蔓延。 三、发病条件病菌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大,9可生长发育,但最适温度为 28病害发生的关键因素是温度,南方 5是多雨季节, 3、而且是南瓜结瓜期,易造成大面积烂瓜。 四、用 40%甲醛 100 倍液浸种 30 分钟,冲洗干净后催芽播种;或用150 倍适乐时种衣剂包衣种子。 非瓜类作物实行 2轮作;有条件的,覆盖地膜阻挡土壤中病菌溅附到植株上,减少侵染机会;采用高畦栽植,避免积水;苗期控制水分,结瓜后做到见干见湿,发现疫病后,浇水控制到最低量,控制病情扩展。 同时要加强排涝、中耕等管理工作。 旦发现病株,立即喷药防治。 苗期至生长前期用 力克水剂 600液,或用 800 倍可杀得 2000 喷洒或浇灌。 成株期用100 倍波尔多液喷洒或对瓜淋滴,也可用扑海因 2000 倍液对瓜淋滴。 发现发病中心要及时处理病叶、病瓜,并全面喷药保护,隔 7防治 1 次,病情严重时隔 5 天喷药 1 次,连续喷 3。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