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根虫在枣树上的危害及防治内容摘要:

2、 30 毫米左右,乳白色,老熟时黑褐色。 二、生活习性。 成虫羽化后飞向树冠,啃食细枝皮层和叶片。 一般在黄昏前后交尾、产卵,中午多停息枝端,飞翔力不强,卵多产在枣树干离地面 20 厘米范围内,极少数产于高处。 产卵雌虫先将树皮咬成或状裂口。 幼虫孵化后在皮层危害,2 个月后蛀入形成层进行危害,危害部位多在根颈部,呈环状孔洞、半环状或环状带、半环状带(因枣树木质坚硬,极少有蛀入木质部危害)。 幼虫在枣树上主要破坏形成层,造成再生组织中断,韧皮部腐烂断接,使被害枣树树势衰弱、叶片发黄、枣果变小,质量下降,甚至造成全株死亡,在枣生产中造成极大损失。 三、发生规律 1 年发生1 代,11时幼虫在树干基部或主根内越 3、冬,4 月下旬化蛹,5成虫羽化,交尾产卵,最迟可至 7 月下旬,以 5 月底至 6 月中旬为产卵盛期。 一雌虫产卵 70 多粒,产卵期约 1 个月。 卵期 9,幼虫期长达 9月,蛹期20。 四、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使枣树生长健壮,合理负载。 2、冬季刨树盘、挖树坑;围绕着枣树刨直径 80米、深 30 厘米圆形坑,一方面截断地表浅层根和树周围萌蘖苗。 利用冬季寒冷冻死浅皮层幼虫。 3、成虫大量出孔时,利用中午栖息特性,捕杀成虫。 4、6间检查枣树基部,发现虫卵及时用小刀刮杀。 幼虫初发期,及时扒土检查虫粪,消灭幼虫皮下初期危害阶段。 5、幼虫危害部也可用小刀、钢锥剜杀,或用 80%敌敌畏、25%杀灭菊酯 10 倍液,用脱脂棉吸收后,塞进蛀孔内,施药要选择离虫体最近的新粪孔,然后用泥土封闭洞口。 从而达到最好的防治效果。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