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xx-20xx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内容摘要:
5: 3 13.某同学将质量为 m 的一矿泉水瓶(可看成质点)竖直向 上抛出,水瓶以 5g/4 的加速度O x v A v0 O x v B v0 O x v C v0 O x v D v0 匀减速上升,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H.水瓶往返过程受到的阻力大小不变。 则 A. 上升过程中水瓶的动能改变量为 54mgH B. 上升过程中水瓶的机械能减少了 54mgH C. 水瓶落回 地面时动能大小为 mgH/4 D. 水瓶上升过程 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大于 下落过程 重力的平均功率 14.如图所示 , 质量为 m的小球以初速 度 v0水平抛出 , 恰好垂直打在倾角为 θ 的斜面上 ,(不计空气阻力 )则 A. 球落在斜 面上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为 mgv0sin θ B. 球落在斜面上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为 mgv0tan θ C. 若增大 v0,要使 小球 仍然 垂直打在斜面上 ,可将抛出点竖直上移适当距离 D. 若减小 v0,要使 小球 仍然 垂直打在斜面上 ,可将抛出点水平右移适当距离 15.如图所示,水平光滑长杆上套有小物块 A,细线跨过位于 O点的轻质光滑定滑轮,一端连接 A,另一端悬挂小物块 B,物块 A、 B质量相等。 C为 O点正下方杆上的点,滑轮到杆的距离 OC=h。 开始时 A位于 P点, PO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30176。 现将 A、 B静止释放。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块 A由 P点出发第一次到达 C点过程中,速度 先 增大 后减小 B.物块 A由 P点出发第一次到达 C点过程中, 细线对 A拉力的功率一直 增大 C.物块 A经过 C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2gh D. 在物块 A由 P点出发第一次到达 C点过程中, 细线对 物块 B的拉力先小于 B的重力后大于 B的重力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 1题,共 9分) 16. 用如图实验装置验证 砝码盘(包括砝码) m 小车 m2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一端带有滑轮的水平轨道放置于水平桌面,砝码盘与小车通过跨过滑轮的细绳相连,砝码盘 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 小车后面 拖着的纸带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迹进行测量,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 1)下列所述实验步骤中正确且需要的是 (不定项) A. 利用天平测出 砝码盘和小车 的质量 B.采用直流低压电源接打点计时器 C.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 D.用秒表测出 砝码盘 下落的时间 ( 2) 图中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 O是打下的第一个点, A、 B、 C是三个连续的计数点, 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 4个点 (图中未标出 ),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已知 m1= 50 g、m2= 150 g,则 (g取。福建省20xx-20xx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
相关推荐
、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我国一些地区实行吹哨上工,大部分农民的做法是“头遍哨子不买账, 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B.“大跃进”运动让农民做怕了 ,农民高兴地说:“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 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反映了 ①农业的经营权发生变化 ②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③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④农村经济发生巨大变化 A.①③④
么也没说。 说什么呢。 寄人篱下的感觉,结婚二十多年来一直荆棘般刺挠着他的心。 房子,房子,什么时候能有自己的房子呢。 这些年来,薛建强也不是没有机会有房。 那年单位分房,红嫌楼层高,说再等等。 等了两年,单 位又有一批房子,可是成了商品房。 红嫌贵,说又不少掏钱,要买,还不如到外面选咱喜欢的。 一年看一年,房价眼瞅着坐了火箭般飞涨,他们的房子也就一直是 “ 再等等看 ” 中。 眼下,是如红说的
治的有力支柱 D.罗马法是近代欧美国家立法、司法的基础22.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经济结构的变动主要表现为A.轻工业停滞不前 B.重工业快速发展C.商品经济日益萎缩 D.小农经济开始解体23.一战期间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促使这一局面出现的外部因素是A.洋务运动的诱导
2、月日以后直播,之前可用营养土块(钵)育苗,然后移栽。 直播时为节省种子,以穴播为好,株距为厘米,行距为厘米,每亩种株,每亩用种量为克,播后覆盖厘米厚的细土,并搂平压实。 五、田间管理:间苗、定苗:在片叶期进行第一次间苗,片叶期定苗。 间苗、定苗时尽量不要伤根,以防根系发生软腐病,每亩保苗株。 肥水管理:夏季温度高,土壤水分蒸发快,应始终保持土壤湿润,严防土壤干湿不均。 在高温
6. H2O2 俗称双氧水,医疗上常用 3%的双氧水进行伤口或耳炎消毒。 下列关于 H2O2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H2O2分子中含有氢离子 B. H2O2分子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 C. H2O2属于共价化合物 D. H2O2属于 H2和 O2组成的混合 17.相等物质的量的 CO 和 CO2 的下列比较中正确的是() 所含的分子数 目之比为 1: 1 所含的氧原子数目之比为 1: